三大維度25項指標 評出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排頭兵
三大維度25項指標 評出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排頭兵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2-26 點擊:次
現代農業產業園是我國鄉村產業振興的“牛鼻子”,廣東將其定位為現代農業發展新增長極,并將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列為2020-2022年省重點建設項目,尤其在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安排3年投入75億元,到2020年創建15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基本實現“一縣一園”,推動全省打造若干千億產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形成“百園強縣、千億興農”的農業產業興旺新格局。2021年是廣東2019年批次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地市驗收之年,這些產業園將如何交出一份“高分答卷”?
歷時近5個月,基于地市官方及相關專家推薦的20個優秀案例,結合基本條件、經濟效益、科研水平三大維度、25項指標數據展開分析,由南方都市報廣東區域協調發展(以下簡稱“課題組”)出品的《2020年粵東粵西粵北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調研報告》今日發布。這是《2020廣東“一核一帶一區”協調發展指數》分報告之一,力求通過挖掘發展“排頭兵”,分析問題、總結經驗,為上述及更多現代農業產業園提供“發展寶典”。
綜合調研分析結果,最終評出“2020年粵東粵西粵北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排頭兵”,分別為梅州市五華縣茶葉產業園、揭陽市揭東區竹筍產業園、潮州市潮安區鳳凰單樅茶產業園、陽江市花生產業園、清遠市陽山縣蔬菜產業園、湛江市國聯水產(吳川)對蝦產業園(排名不分先后)。
發展亮點
“生產+加工+科技+營銷”全產業鏈基本形成
現代農業產業園(以下簡稱“產業園”)是在規模化種養基礎上,通過開發“生產+加工+科技+營銷(品牌)”全產業鏈,聚集現代生產要素,創新體制機制,形成明確的地理界線和一定的區域范圍,建設水平領先的現代農業發展平臺。
課題組調研發現,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的農業特色主導產業豐富、優勢明顯,圍繞這些特色產業發展的企業類型相對全面,又以生產型、輕加工型企業為主。然而,企業之間習慣于單打獨斗,未實現“抱團式發展”,產業園項目的實施正好有力地推動了農產品全產業鏈的搭建。結果顯示,20個產業園代表案例選擇各自比較優勢突出的特色產業作為主導產業,綜合施策,促進生產要素在空間和產業上的優化配置,基本形成了“生產+加工+科技+營銷(品牌)”全產業鏈,打造產業集群。
這不僅能提升主導產業的規模化、標準化、規范化程度,科技在產業鏈中的深度加持,也有效推動精深加工產業發展,提升產品品質與價值。如湛江市坡頭區蓮藕產業園建立了2條現代化蓮藕加工生產線和一批新品種新技術示范基地,研發加工產品品種多達23個。
同時,產業園功能區域劃分明確,為搭建農業發展平臺,推動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陽江市花生產業園有關負責人就表示,建設產業園的契機是由于花生油原料供給不足,通過產業園既能帶動大片農戶擴大種植面積,引進技術提高產量,還能與科研院校合作研發培育高出油率、高油酸的花生品種,更適合煉油,平臺集聚作用明顯。
推動要素流通與城鄉融合,農民增收明顯
隨著全國多層次的產業園體系逐漸形成,產業園已成為各地人才、技術、資金等生產要素流向農村的重要載體,是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就業的重要平臺,發揮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紐帶作用。
廣東積極創新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建設鄉村振興的樣板區,在省級農業產業園的三年發展績效目標考核中提出,實施主體要與農民建立利益緊密的聯結機制,產業園內農民收入高于所在縣(市、區)平均水平15%以上。課題組調研發現,20個受訪的產業園不同程度地積極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民建立利益聯結機制,通過緊密型、松散型、輻射型等多種聯農帶農機制,帶動農戶尤其是貧困戶就業。為服務這些返鄉下鄉創業人員,不少產業園已建成完善的人才服務平臺,提供“一站式服務”。
從調研情況來看,上述產業園平均吸引社會投資額11221.07萬元,輻射帶動農戶從幾百戶到近萬戶不等,聯結帶動貧困戶數量最高達1700戶。其中,潮州市潮安區鳳凰單樅茶產業園最多吸引了660人返鄉創業、吸納3萬農民就業;梅州市絲苗米產業園輻射帶動農戶高達8665戶;清遠市清城區清遠麻雞產業園、梅州市五華縣茶葉產業園扶貧作用明顯,聯結帶動貧困戶均超過1500戶。
值得一提的是,潮州市潮安區鳳凰單樅茶產業園的入園企業與基地農戶、合作社普遍建立“保底+分紅”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涉農二、三產業增值收益,產業園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1454元,率先實現建設期內增長15%,明顯高于當地產業園外農民收入水平。
從全省層面看,廣東省農業農村廳2020年10月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底粵東粵西粵北地區100個省級產業園主導產業總產值1305.8億元;產業園內農業企業數量達到3299個,品牌數量(含企業自有品牌)2459個,其中新增品牌493個;吸引返鄉創業人員數2.55萬人,輻射帶動農民就業人員數123萬人,園內農民收入水平高于當地全縣平均水平24.6%,累計聯結帶動貧困戶7.18萬戶,平均每戶每年增收8518.91元。財政資金撬動作用效果明顯,省級財政資金撬動比達到1:4.36。
三產融合模式正在形成,農文旅一體化受青睞
從現階段的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來看,產業園已成為推動農村三產融合加快發展的重要抓手。在廣東,推進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發展,建設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區,是省級產業園開展建設的六大任務之一。圍繞主導產業發展,各地產業園規劃布局休閑、服務等板塊,推動產業鏈縱向延伸和產業間橫向拓展。
課題組調研發現,在鄉村旅游成為城市居民新的休閑生活方式這一發展熱潮之下,農文旅一體化的發展模式是各地產業園推動三產融合發展的“熱門選項”。
有的活用地方旅游資源,如有“中國蠔鄉”之稱的陽江市陽西縣,其程村蠔產業園以蠔養殖產業和紅樹林風景區為基礎,打造漁旅一體化融合發展帶;有的利用產業文化搭建游玩場所,如梅州市絲苗米產業園在2020年農民豐收節揭牌了“梅州市客都稻米農耕文化展示中心”,融合收藏與研究、合作與交流、旅游休閑觀光、科普教育等項目,潮州市潮安區鳳凰單樅茶產業園和揭陽市揭西縣茶葉產業園同樣激活茶文化,前者大力弘揚潮州功夫茶文化,構造三位一體的景觀帶、購物帶和休閑帶,后者打造茶葉博物館、茶旅文化公園、茶文化康養中心等場所;還有的設立文化節慶活動,如揭陽市揭東區竹筍產業園則從節慶活動入手,舉辦揭東竹業文化節,以此提高揭東竹筍的品牌知名度。
產業園培育農產品品牌意識不斷提高
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是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不斷提升區域特色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對于廣東而言,農產品特色品種豐富,但直到近幾年以前都很難看到十分著名的品牌,特色品種并不等同于特色品牌。而有品牌也未形成規模,影響力有限。
為此,廣東近年來大力推動“一村一品”工作建設工作,不斷在品牌上下功夫,包括產業園建設也要求實現“一園一品牌”,推動主導產業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全覆蓋,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可追溯,建立健全農業品牌培育促進機制,培育產業園區域公用品牌、產品品牌、企業品牌,打造“粵字號”國家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全國知名企業品牌和農產品品牌。
課題組在調研中發現,幾乎所有產業園負責人都提出要強化品牌建設,“大品牌開發大價值”成為共識。各產業園構建現代農業綠色生產體系,大力推進生產、加工、流通和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建設,推進綠色、有機、地理標志保護、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認證,創建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的產品品牌。從受訪產業園代表所持有的農產品品牌數量來看,梅州地區產業園的品牌建設成果突出,其中梅州市絲苗米產業園持有品牌最多達23個,梅州市五華縣茶葉產業園次之,為22個,其他地市產業園最少也有1個。這當中不乏區域公共品牌、地理標志產品和省名牌產品。
在農產品品牌打造上,揭陽市揭東區竹筍產業園就積極發揮現有地理標志農產品“埔田竹筍”的品牌效應,以產業園整體形象規劃視覺系統設計、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亮牌行動、園區形象引導視覺設計為切入,以項目整合為支撐,全面展示竹筍特色產品、竹筍特色餐飲、筍竹特色文化、筍竹特色觀光“四位一體”的竹筍品牌特色,實現品牌延伸和升級、價值提高。2019年11月,“埔田竹筍”躋身“粵字號”2019年縣域名特優新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百強,品牌價值達6.3億元。
存在問題
產品品牌知名度較低,品牌價值待提升
農業品牌化的核心在于實現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和商品化包裝,并最終實現產品可識別、可量化、可追溯以及高價值的品牌化營銷。而農產品的品牌價值形態由低到高可分為四部分:產品價值、產地價值、產業價值以及文化價值。
廣東產業園以絲苗米、優質蔬菜、嶺南水果、花卉、南藥、茶葉、優質旱糧、食用菌、生豬、家禽、水產、油茶、劍麻等為特色主導產業進行建設,從目前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的產業園來看,特色主導產業以蔬菜、絲苗米、茶葉、對蝦居多,存在產品多而雜、名稱不規范、等級標準不明晰、有名牌而未發揮等各種問題,省內銷售的同質化競爭強烈。在與全國同類農產品的對比中,許多產業園所在地的產地價值也不具備較大的競爭優勢。例如蓮藕的知名產區在華中及華東一帶,山東、福建等國內著名蠔產地的生蠔名氣更大,廣東“產地認證”優勢不明顯。
課題組根據各產業園數據得出,絕大多數產業園所持農產品單個品牌價值在幾千萬元到兩三億元不等,距離產業園致力打造的10億級農業品牌差距明顯。
根據農產品品牌價值的四個維度分析,由于這些產業園均處于搭建全產業鏈、形成產業集聚效應的發展階段,以產品商品化率、品牌集中度彰顯的產業價值不足。而除了潮汕的茶文化對鳳凰單叢等茶葉賦予較大的文化價值外,其余產業園的農產品文化價值也不明顯,因此仍需繼續從多個維度來提升農產品的品牌價值。
普遍缺乏新型人才資源,區域引才能力不協調
廣東省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結果顯示,2016年廣東36-54歲農業生產經營人員數量最多,占農業生產經營人員的47.7%,其次為55歲及以上年齡段占34.1%,受教育程度為初中的農業生產經營人員最多,占55.3%,大專及以上程度的僅有1.1%。這說明,廣東農業生產經營人員老齡化趨勢明顯,受教育程度較低。在農業現代化向數字化進階的發展趨勢下,廣東產業園的發展也正面臨著新型人才資源缺乏的問題。
根據產業園回收數據,不同地區的產業園對返鄉人才的吸引力存在較大差異,吸引返鄉創業人員從幾人到幾百人不等,吸納農民就業人數從百來人到數萬人不等。尤其是處于偏遠地區的產業園,始終囿于引才的難題,尤其是高端人才。普遍來看,各產業園仍多為生產、加工基地,未設置專門的研發機構,無法形成吸引人才的平臺。
在調研產業園的過程中,有負責人向課題組表示,高端人才資源往往不愿意扎根這些生活公共配套程度低的地區,以流動性人才居多,例如到當地開展短期調研、學習的專家學者,鮮少能長期駐于地方指導農業生產與研發。
科研投入較少,數字化建設水平整體偏低
科技投入以及高端平臺建設是地方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血液,也是吸引新型人才和返鄉創業者,增強現代農業產業園實力的一大因素。
產業園回收數據顯示,園區的科研資金投入占產業園預期總投入資金比重較低,普遍處于0.5%-5%之間,最高為揭陽市揭東區竹筍產業園的10.94%。同時,大多數產業園在數字化設備和技術的投入也相應較低。部分產業園科研成果數量少,有的尚未形成科研轉化成果。
課題組調研發現,不少園區的原有生產基礎短板突出,包括生產加工設備落后,以傳統家庭生產經營為主,廠房建設標準不高,與現代產業“機械化、標準化”要求不相適應,更新設備、重建廠房所需費用占比較大,尚未達到普及智能化、數字化的發展階段。
農旅融合度不高,產業融合資金管理指向待細化
農旅融合是在尊重農業產業功能基礎上,合理開發利用農業旅游資源,將農業農村發展與旅游產業的建立與推廣相結合,形成“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發展之路。
數據顯示,多個產業園的第二、三產業產值遠超第一產業,但課題組在調研過程中發現,多數產業園尚未充分展現出農旅融合的發展趨勢。
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地方用地建設審批困難,沒有足夠的土地來布局農業旅游規劃;二是對外宣傳不足,與現代產業“大宣傳、大影響、大旅游”的要求不相適應;三是地方特色文化資源挖掘力度不足,亮點不多、題材缺少,尚未形成氣候;四是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園財政資金管理規定(試行)(粵農農規〔2018〕2號印發)中對產業融合的資金管理方向的解釋,主要指現代農業產業園農產品生產加工設備設施、產品儲藏、冷鏈配送和流通設施的升級改造、新產業新業態設施配套等補助。對于不少產業園而言,農旅融合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的重要方向,僅僅“新產業新業態設施配套”并無相關解釋,導致地方在財政資金的使用上畏手畏腳。此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旅游業受到較大沖擊。
對策建議
融合創新 大有可為
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的農業產業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在廣東強有力的頂層設計下,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大有可為。針對上述發展問題,課題組提出了以下幾點發展建議。
一是繼續推動“生產+加工+科技+營銷”全產業鏈建設,大力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品牌不求量多、但求知名度高。利用已有的品牌資源與優勢,增強品牌凝聚力,進一步打造品牌效應。同時,地方應制定和完善本地特色農產品的質量標準與品牌推廣標準,強化品牌的精準識別度。
二是在人才資源上,一方面要加強人才引進力度,持續創新農村創業創新的獎補制度和幫扶措施,引入電商發展、鄉村旅游等新業態促進“打工潮”向“創業潮”轉變;要盡快搭建科研平臺,并提高產業園的社會公共配套服務水平,滿足高端人才的“留下來”需求。另一方面要重視人才培養,通過外出深造以培養復合型高端人才,加強內部培訓以培養實用型鄉土人才。
三是在農業數字化的發展形勢下,產業園要注重科技創新,打造成創新要素的孵化區。既要提升科研技術水平,加強對產品的研發,不斷提升產品價值,又要培養新型經營主體和新型職業農民。
四是在推動三產融合的過程中,省級財政資金的使用方向可進一步明確,對“新產業新業態設施配套”一類籠統規定進行相關解釋,明確負面清單范圍。地方政府也可因地制宜制定相關資金管理辦法,細化項目建設和資金使用規定,降低安全使用財政資金的風險。
五是農旅融合不可盲目跟風,既要充分挖掘自身的產品資源、文化資源特色,又要形成相關治理機制以應對發展中的各種問題。農業、旅游及相關部門要打破景區、行業、部門界限,加強溝通、分工協作,企業也應納入融合發展的體系中,定期研究、協調解決農旅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抓好相關政策的落實。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