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政策及新聞
- 光伏產業政策
- 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政策
- 自貿區政策
- 區域經濟政策
- 一帶一路政策
- 縣域經濟政策
- 智慧城市政策
- 創新基金政策
- 京津冀規劃政策
- 國家高新區政策
- 火炬計劃項目政策
- 高新技術企業政策
- 科技企業孵化器政策
- 創新型產業集群政策
“十三五”時期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來源:未知 日期:2015-12-14 點擊:次
王一鳴:經濟下行是挑戰更是機會
“十三五”時期要在穩定需求的同時,更有效地調整結構,進行結構性改革。調整結構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消化過剩產能。過剩產能占有大量資源,不能有效地產出,造成資源的錯配。推進結構性改革,就是要讓資源能夠重新流動起來,按照市場需求的變化有效地再配置,這樣的結構調整才能取得實質性進展。此外,在經濟繁榮的時候,企業滿負荷生產,很難下決心調整結構,經濟下行的時候才會下決心調整結構,重新優化配置資源,所以我們要緊緊地抓住這個機會,為“十三五”或更長時期的經濟增長創造條件。
劉偉:“十三五”面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戰
世界上發展中經濟體真正跨過中等收入階段,順利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的例子并不多,大多數國家陷入了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沒有跨過的原因,是當經濟條件發生變化時,發展方式沒有做出及時轉變。我國“十三五”時期也會面臨這樣的挑戰,面臨的突出矛盾是總量失衡,一方面是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壓力比較大,另一方面又要遏制經濟下行,解決這一矛盾的核心是要控制速度,但更深層次的問題是結構。解決結構問題要靠創新,包括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如果沒有技術創新,經濟結構、增長方式不可能改變。但制度重于技術,制度創新里最核心的是經濟制度。
林崗:對中國的經濟增長要有自信
總體看我國的基本條件,供給方面還不錯,通過比較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加上一些社會政策,可以把需求不足彌補起來,達到每年7.4%的速度,每年翻一番,到2030年再翻一番,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們還處于重大戰略機遇期,只要國家的政策得力,經過努力經濟增長是會上去的。
李稻葵:經濟實現跨越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什么因素能夠讓一個經濟體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我認為有三點必須同時滿足:一是政府體制和基本政治環境的穩定,社會經濟要保持基本穩定,滿足基本的法治,這一點中國是滿足的;二是人口的健康水平和教育水平要達到一定標準,這方面在同一發展水平的國家中,中國走在了前列;三是一個經濟不發達的國家如果在投資和貿易上跟經濟發達國家進行交往的話,他就會學習,他的產業就會進步、企業競爭力就會上升,這一點中國也是滿足的。
黃泰巖:創新是經濟發展第一推動力
“十三五”期間要靠創新推動經濟發展,從供給側來看就是要進行創新驅動。創新驅動有三大要義:一是觀念創新,二是制度創新,三是技術創新。人們對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分析的較多,我認為還要關注觀念創新,只有統一思想,才能統一行動,進而把我國引領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這一輪的觀念創新和以往相比,面臨的條件發生了重要變化,即創新已缺少新的額外空間,已無法在新增資源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而是要進行資源的重新配置,通過提高效率來解決中國的發展問題。也就是說我們要整合資源,不僅是在中國進行整合,而且要在世界范圍進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