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永久无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國務院關于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情況的報告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1-25 點擊:

 
  一、鄉村產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鄉村產業是根植于鄉村,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托,以農民為主體,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路徑,地域特色鮮明、承載鄉村價值、創新創業活躍、利益聯結緊密的產業體系。近年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農業農村現代化為總目標,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全力推進鄉村產業發展。加強規劃引導,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和《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對發展壯大鄉村產業作出專項部署。加大政策扶持,圍繞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農產品加工業、鄉村休閑旅游、農村創新創業等,制定實施一系列涉及財政稅收、金融保險、用地用電、科技創新、人才保障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措施。推進農村改革,深化農產品收儲制度、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以及“放管服”等改革,激活要素、市場和主體,促進鄉村產業發展。營造創業氛圍,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每年舉行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及全國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博覽會,引導各類人才到鄉村投資興業。目前,鄉村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一)現代農業加快推進。堅持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首要任務,守住國家糧食安全底線,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糧食產能鞏固提升,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6.4億畝,完成9.7億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劃定任務。2018年糧食產量13158億斤,連續7年保持在1.2萬億斤以上。棉油糖、果菜魚、肉蛋奶等生產穩定、供應充足。綠色發展有力推進,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0%,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4%,農用地膜回收率達到60%,耕地輪作休耕試點超過3000萬畝。技術裝備水平穩步提升,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8.3%,主要農作物耕種收全程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7%。新一代信息技術向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拓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近3年來累計調減非優勢區籽粒玉米面積5000多萬畝,調減低質低效區水稻面積800多萬畝,增加大豆面積2000多萬畝,糧改飼面積達到1400多萬畝。畜禽養殖規模化率達到58%,奶業振興扎實推進。
 
  (二)鄉村產業形態不斷豐富。各地依托鄉村資源,發掘新功能新價值,培育新產業新業態。特色產業快速發展,形成一批特色鮮明的小宗類、多樣化鄉土產業,創響特色品牌約10萬余個,認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2400個。農產品加工深入推進,引導加工產能向糧食等主產區布局,促進就地加工轉化。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7.9萬家、營業收入14.9萬億元。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蓬勃發展,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設一批休閑觀光、鄉村民宿、健康養生等園區景點,今年接待游客30億人次、營業收入超過8000億元。鄉村服務業創新發展,2018年農村生產性服務業營業收入超過2000億元,農村網絡銷售額突破1.3萬億元,其中農產品網絡銷售額達3000億元。
 
  (三)鄉村產業融合漸成趨勢。跨界配置農業和現代產業要素,促進產業深度交叉融合,形成“農業+”多業態發展態勢。融合主體大量涌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7萬家,其中國家重點龍頭企業1243家。注冊登記農民合作社217萬家,家庭農場60萬個。融合業態多元呈現,發展綜合種養等循環型農業,稻漁綜合種養面積超過3000萬畝;發展中央廚房、直供直銷等延伸型農業,今年主食加工營業收入達2萬億元;“農業+”文化、教育、旅游、康養、信息等產業快速發展。融合載體豐富多樣,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62個、國家農業科技園32個、農產品加工園1600個,創建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148個、農業產業強鎮254個。
 
  (四)利益聯結機制逐步構建。各地發展企農契約型合作模式,已有1億農戶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簽訂訂單,簽約農戶經營收入超過未簽約農戶50%以上。推廣利益分紅型模式,通過“訂單收購+分紅”“保底收益+按股分紅”“土地租金+務工工資+返利分紅”等方式,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探索股份合作型模式,形成分工明確、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
 
  (五)農村創新創業日漸活躍。制定并落實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新創業政策,吸引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退役軍人、科技人員等到鄉村創新創業。截至今年,各類返鄉下鄉創新創業人員累計達780萬,“田秀才”、“土專家”、“鄉創客”等本鄉創新創業人員達3100多萬。領域不斷拓寬,由種養向縱向延伸、橫向拓展,創辦的實體87%在鄉鎮以下,80%以上發展產業融合項目。層次不斷提升,返鄉下鄉人員50%以上利用信息技術創新創業,近90%是聯合創業。載體不斷增多,認定農村創新創業園區和實訓孵化基地1096個,益農信息社覆蓋1/3以上行政村。
 
  (六)產業扶貧扎實推進。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在貧困地區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4萬家、農民合作社61萬個,有力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建成甘肅定西馬鈴薯、江西贛南臍橙、陜西洛川蘋果、湖北潛江小龍蝦、重慶涪陵榨菜等一批特色產業集群。積極促進產銷對接,農業農村部舉辦的各類產銷對接活動,帶動貧困地區銷售農產品超過500億元,促成簽約項目300億元。加強人才培育,在22個脫貧任務重的省份實施農技推廣服務特聘計劃,組建科技服務團,培訓帶頭人和大學生村官2萬余人。
 
  二、當前鄉村產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從調研和基層反映情況看,當前鄉村產業發展也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
 
  (一)發展質量效益不高。多數鄉村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特別是農產品加工創新能力不足,工藝水平落后于發達國家。產品供給仍以大路貨為主,優質綠色農產品占比較低,休閑旅游普遍存在同質化現象,缺乏小眾類、精準化、中高端產品和服務,品牌溢價有限。鄉村產業聚集度較低,僅有28%的鄉村產業集中在各類園區。
 
  (二)產業要素活力不足。鄉村產業穩定的資金投入機制尚未建立,金融服務仍明顯不足,土地出讓金用于農業農村比例偏低。農村資源變資產的渠道尚未打通,阻礙了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進入鄉村產業。農村土地空閑、低效、粗放利用和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用地供給不足并存。農村人才缺乏,科技、經營等各類人才服務鄉村產業的激勵保障機制尚不健全。
 
  (三)產業鏈條仍然較短。一產向后延伸不充分,多以供應原料為主,從產地到餐桌的鏈條不健全。二產連兩頭不緊密,農產品精深加工不足,副產物綜合利用程度低,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僅為65%,比發達國家低20個百分點。三產發育不足,農村生產生活服務能力不強。產業融合層次低,鄉村價值功能開發不充分,農戶和企業間的利益聯結還不緊密。
 
  (四)產業基礎設施仍然薄弱。一些農村供水、供電、供氣條件差,道路、網絡通訊、倉儲物流等設施未實現全覆蓋。產地批發市場、產銷對接、鮮活農產品直銷網點等設施相對落后,物流經營成本高。農村垃圾集收運和污水處理能力有限,先進技術要素向鄉村擴散滲透力不強。鄉村產業發展的環境保護條件和能力較弱,工業“三廢”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擴散等問題仍然突出。
 
  三、推進鄉村產業發展的思路和措施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要強化政策扶持,加大工作力度,切實抓好落實,大力推進鄉村產業發展,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部署,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為總目標,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聚焦重點產業,聚集資源要素,強化創新引領,培育發展新動能,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構建地域特色鮮明、承載鄉村價值、創新創業活躍、利益聯結緊密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加快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格局,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圍繞上述思路,重點抓好以下九方面工作:
 
  (一)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強化縣域統籌,因地制宜發展多樣化特色種養,積極發展特色食品、制造、手工業等鄉土產業,推動形成縣城、中心鄉(鎮)、中心村層級明顯、功能有效銜接的結構布局,促進縣鄉聯動、產鎮融合、產村一體。推進縣域、鎮域產業聚集,支持農產品加工業向主產區縣域布局,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以鄉(鎮)所在地為中心的產業集群。支持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下沉重心,向有條件的鄉(鎮)和物流節點集中,促進鎮村聯動發展,實現加工在鄉(鎮)、基地在村、增收在戶。
 
  (二)持續做強現代種養業。創新產業組織方式,促進種養業規模化發展,向全產業鏈延伸拓展,提高質量效益。鞏固提升糧食產能,實施新形勢下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加快劃定10.58億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2020年完成8億畝建設任務,力爭2022年達到10億畝。加快農業科技創新特別是育種創新,推進農業機械裝備升級。加強生豬等畜禽產能建設,提升動物疫病防控能力,增加肉蛋奶等供給。優化生豬產業和屠宰產能布局,大力發展草食畜牧業,推動奶業振興。推進漁業健康養殖,提質增效。
 
  圖片
 
  (三)大力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培育主體帶動融合發展,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及小農戶開展生產經營合作,構建緊密聯結機制。建設一批農業產業強鎮,創建一批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形成多主體參與、多要素聚集、多業態發展、多模式推進的融合格局。支持主產區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統籌農產品產地、集散地、銷區批發市場發展,建設一批專業村鎮、精深加工基地和加工強縣。
 
  (四)發展壯大新型經營主體。擴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隊伍,打造大型農業企業集團,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向重點產區和優勢區集聚。發展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支持開展加工流通等多種經營,向綜合合作社方向發展。扶持一批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跟進、廣大小農戶參與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實現抱團發展。
 
  (五)著力打造產業園區。推進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和企業集中,建設一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加快建設一批特色產品基地,認定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培育鄉村休閑旅游精品,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園區景點。布局建設一批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
 
  (六)實施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按照“有標采標、無標創標、全程貫標”要求,制修訂農業投入品、農產品加工業、農村新業態及產品品牌標準。培育一批叫得響、有影響力的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品牌,創響一批“土字號”“鄉字號”特色產品品牌。國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產能,列入國家禁止類產業目錄的,不得進入鄉村。鼓勵加工副產物循環梯次綜合利用。
 
  (七)大力推進農村創新創業。壯大創新創業群體,落實創新創業扶持政策,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新創業,引導返鄉農民工到縣城和中心鎮就業創業。培養一批農村創新創業導師和領軍人物。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宣傳推介創新創業帶頭人、優秀鄉村企業家和典型縣,創建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村創新創業示范園區和實訓孵化基地。鼓勵發展農村電商,深入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加快實現鄉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加強鄉村工匠、文化能人、手工藝人和經營管理人才培訓,提高創業技能。
 
  (八)深入推進產業扶貧。咬定脫貧攻堅目標,鞏固和擴大脫貧攻堅成果。支持貧困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開發特色資源,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組織國內大型加工、采購銷售、投融資企業及科研單位與貧困地區對接,開展招商引資,促進產品銷售。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貧困地區合作創建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帶動貧困戶進入大市場。
 
  (九)健全完善政策體系。一是深化產權制度改革。加快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和集體成員身份確認,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發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二是引導工商資本下鄉。鼓勵工商資本到鄉村發展農民參與度高、受益面廣的鄉村產業。工商資本投入鄉村,不能代替和排擠農民,不能侵害農民財產權益。三是優化財政投入結構。加強一般公共預算投入保障,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的比例。新增耕地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收益,全部用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支持鄉村振興。鼓勵地方設立鄉村產業發展基金。四是健全鄉村金融服務體系。推動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逐步回歸本源,為本地“三農”服務。引導縣域金融機構將吸收的存款主要投放到當地鄉村產業。支持發展農業供應鏈金融。發揮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作用,通過實施擔保費用和業務獎補,加大對符合條件的鄉村產業發展項目的融資擔保力度。五是加強用地保障。縣域內土地占補平衡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安排一定比例支持鄉村產業發展。探索針對鄉村產業的省市縣聯動“點供”用地。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盤活農村零散分散的存量建設用地,將整治的閑置宅基地、村莊空閑地、廠礦廢棄地、道路改線廢棄地、農業生產與村莊建設復合用地及“四荒地”,重點用于縣域內發展鄉村產業。完善設施農業用地政策,嚴格規范,有序發展。六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強職業農民技能培訓,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鄉村產業經營管理隊伍。支持職業院校擴招農村生源。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支持科技人員以科技成果入股鄉村企業。
 
  

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國務院關于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情況的報告

2022-01-25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點擊:

 
  一、鄉村產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鄉村產業是根植于鄉村,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托,以農民為主體,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路徑,地域特色鮮明、承載鄉村價值、創新創業活躍、利益聯結緊密的產業體系。近年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農業農村現代化為總目標,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全力推進鄉村產業發展。加強規劃引導,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和《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對發展壯大鄉村產業作出專項部署。加大政策扶持,圍繞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農產品加工業、鄉村休閑旅游、農村創新創業等,制定實施一系列涉及財政稅收、金融保險、用地用電、科技創新、人才保障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措施。推進農村改革,深化農產品收儲制度、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以及“放管服”等改革,激活要素、市場和主體,促進鄉村產業發展。營造創業氛圍,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每年舉行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及全國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博覽會,引導各類人才到鄉村投資興業。目前,鄉村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一)現代農業加快推進。堅持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首要任務,守住國家糧食安全底線,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糧食產能鞏固提升,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6.4億畝,完成9.7億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劃定任務。2018年糧食產量13158億斤,連續7年保持在1.2萬億斤以上。棉油糖、果菜魚、肉蛋奶等生產穩定、供應充足。綠色發展有力推進,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0%,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4%,農用地膜回收率達到60%,耕地輪作休耕試點超過3000萬畝。技術裝備水平穩步提升,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8.3%,主要農作物耕種收全程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7%。新一代信息技術向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拓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近3年來累計調減非優勢區籽粒玉米面積5000多萬畝,調減低質低效區水稻面積800多萬畝,增加大豆面積2000多萬畝,糧改飼面積達到1400多萬畝。畜禽養殖規模化率達到58%,奶業振興扎實推進。
 
  (二)鄉村產業形態不斷豐富。各地依托鄉村資源,發掘新功能新價值,培育新產業新業態。特色產業快速發展,形成一批特色鮮明的小宗類、多樣化鄉土產業,創響特色品牌約10萬余個,認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2400個。農產品加工深入推進,引導加工產能向糧食等主產區布局,促進就地加工轉化。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7.9萬家、營業收入14.9萬億元。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蓬勃發展,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設一批休閑觀光、鄉村民宿、健康養生等園區景點,今年接待游客30億人次、營業收入超過8000億元。鄉村服務業創新發展,2018年農村生產性服務業營業收入超過2000億元,農村網絡銷售額突破1.3萬億元,其中農產品網絡銷售額達3000億元。
 
  (三)鄉村產業融合漸成趨勢。跨界配置農業和現代產業要素,促進產業深度交叉融合,形成“農業+”多業態發展態勢。融合主體大量涌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7萬家,其中國家重點龍頭企業1243家。注冊登記農民合作社217萬家,家庭農場60萬個。融合業態多元呈現,發展綜合種養等循環型農業,稻漁綜合種養面積超過3000萬畝;發展中央廚房、直供直銷等延伸型農業,今年主食加工營業收入達2萬億元;“農業+”文化、教育、旅游、康養、信息等產業快速發展。融合載體豐富多樣,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62個、國家農業科技園32個、農產品加工園1600個,創建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148個、農業產業強鎮254個。
 
  (四)利益聯結機制逐步構建。各地發展企農契約型合作模式,已有1億農戶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簽訂訂單,簽約農戶經營收入超過未簽約農戶50%以上。推廣利益分紅型模式,通過“訂單收購+分紅”“保底收益+按股分紅”“土地租金+務工工資+返利分紅”等方式,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探索股份合作型模式,形成分工明確、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
 
  (五)農村創新創業日漸活躍。制定并落實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新創業政策,吸引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退役軍人、科技人員等到鄉村創新創業。截至今年,各類返鄉下鄉創新創業人員累計達780萬,“田秀才”、“土專家”、“鄉創客”等本鄉創新創業人員達3100多萬。領域不斷拓寬,由種養向縱向延伸、橫向拓展,創辦的實體87%在鄉鎮以下,80%以上發展產業融合項目。層次不斷提升,返鄉下鄉人員50%以上利用信息技術創新創業,近90%是聯合創業。載體不斷增多,認定農村創新創業園區和實訓孵化基地1096個,益農信息社覆蓋1/3以上行政村。
 
  (六)產業扶貧扎實推進。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在貧困地區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4萬家、農民合作社61萬個,有力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建成甘肅定西馬鈴薯、江西贛南臍橙、陜西洛川蘋果、湖北潛江小龍蝦、重慶涪陵榨菜等一批特色產業集群。積極促進產銷對接,農業農村部舉辦的各類產銷對接活動,帶動貧困地區銷售農產品超過500億元,促成簽約項目300億元。加強人才培育,在22個脫貧任務重的省份實施農技推廣服務特聘計劃,組建科技服務團,培訓帶頭人和大學生村官2萬余人。
 
  二、當前鄉村產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從調研和基層反映情況看,當前鄉村產業發展也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
 
  (一)發展質量效益不高。多數鄉村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特別是農產品加工創新能力不足,工藝水平落后于發達國家。產品供給仍以大路貨為主,優質綠色農產品占比較低,休閑旅游普遍存在同質化現象,缺乏小眾類、精準化、中高端產品和服務,品牌溢價有限。鄉村產業聚集度較低,僅有28%的鄉村產業集中在各類園區。
 
  (二)產業要素活力不足。鄉村產業穩定的資金投入機制尚未建立,金融服務仍明顯不足,土地出讓金用于農業農村比例偏低。農村資源變資產的渠道尚未打通,阻礙了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進入鄉村產業。農村土地空閑、低效、粗放利用和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用地供給不足并存。農村人才缺乏,科技、經營等各類人才服務鄉村產業的激勵保障機制尚不健全。
 
  (三)產業鏈條仍然較短。一產向后延伸不充分,多以供應原料為主,從產地到餐桌的鏈條不健全。二產連兩頭不緊密,農產品精深加工不足,副產物綜合利用程度低,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僅為65%,比發達國家低20個百分點。三產發育不足,農村生產生活服務能力不強。產業融合層次低,鄉村價值功能開發不充分,農戶和企業間的利益聯結還不緊密。
 
  (四)產業基礎設施仍然薄弱。一些農村供水、供電、供氣條件差,道路、網絡通訊、倉儲物流等設施未實現全覆蓋。產地批發市場、產銷對接、鮮活農產品直銷網點等設施相對落后,物流經營成本高。農村垃圾集收運和污水處理能力有限,先進技術要素向鄉村擴散滲透力不強。鄉村產業發展的環境保護條件和能力較弱,工業“三廢”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擴散等問題仍然突出。
 
  三、推進鄉村產業發展的思路和措施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要強化政策扶持,加大工作力度,切實抓好落實,大力推進鄉村產業發展,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部署,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為總目標,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聚焦重點產業,聚集資源要素,強化創新引領,培育發展新動能,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構建地域特色鮮明、承載鄉村價值、創新創業活躍、利益聯結緊密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加快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格局,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圍繞上述思路,重點抓好以下九方面工作:
 
  (一)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強化縣域統籌,因地制宜發展多樣化特色種養,積極發展特色食品、制造、手工業等鄉土產業,推動形成縣城、中心鄉(鎮)、中心村層級明顯、功能有效銜接的結構布局,促進縣鄉聯動、產鎮融合、產村一體。推進縣域、鎮域產業聚集,支持農產品加工業向主產區縣域布局,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以鄉(鎮)所在地為中心的產業集群。支持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下沉重心,向有條件的鄉(鎮)和物流節點集中,促進鎮村聯動發展,實現加工在鄉(鎮)、基地在村、增收在戶。
 
  (二)持續做強現代種養業。創新產業組織方式,促進種養業規模化發展,向全產業鏈延伸拓展,提高質量效益。鞏固提升糧食產能,實施新形勢下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加快劃定10.58億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2020年完成8億畝建設任務,力爭2022年達到10億畝。加快農業科技創新特別是育種創新,推進農業機械裝備升級。加強生豬等畜禽產能建設,提升動物疫病防控能力,增加肉蛋奶等供給。優化生豬產業和屠宰產能布局,大力發展草食畜牧業,推動奶業振興。推進漁業健康養殖,提質增效。
 
  圖片
 
  (三)大力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培育主體帶動融合發展,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及小農戶開展生產經營合作,構建緊密聯結機制。建設一批農業產業強鎮,創建一批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形成多主體參與、多要素聚集、多業態發展、多模式推進的融合格局。支持主產區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統籌農產品產地、集散地、銷區批發市場發展,建設一批專業村鎮、精深加工基地和加工強縣。
 
  (四)發展壯大新型經營主體。擴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隊伍,打造大型農業企業集團,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向重點產區和優勢區集聚。發展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支持開展加工流通等多種經營,向綜合合作社方向發展。扶持一批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跟進、廣大小農戶參與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實現抱團發展。
 
  (五)著力打造產業園區。推進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和企業集中,建設一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加快建設一批特色產品基地,認定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培育鄉村休閑旅游精品,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園區景點。布局建設一批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
 
  (六)實施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按照“有標采標、無標創標、全程貫標”要求,制修訂農業投入品、農產品加工業、農村新業態及產品品牌標準。培育一批叫得響、有影響力的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品牌,創響一批“土字號”“鄉字號”特色產品品牌。國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產能,列入國家禁止類產業目錄的,不得進入鄉村。鼓勵加工副產物循環梯次綜合利用。
 
  (七)大力推進農村創新創業。壯大創新創業群體,落實創新創業扶持政策,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新創業,引導返鄉農民工到縣城和中心鎮就業創業。培養一批農村創新創業導師和領軍人物。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宣傳推介創新創業帶頭人、優秀鄉村企業家和典型縣,創建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村創新創業示范園區和實訓孵化基地。鼓勵發展農村電商,深入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加快實現鄉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加強鄉村工匠、文化能人、手工藝人和經營管理人才培訓,提高創業技能。
 
  (八)深入推進產業扶貧。咬定脫貧攻堅目標,鞏固和擴大脫貧攻堅成果。支持貧困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開發特色資源,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組織國內大型加工、采購銷售、投融資企業及科研單位與貧困地區對接,開展招商引資,促進產品銷售。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貧困地區合作創建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帶動貧困戶進入大市場。
 
  (九)健全完善政策體系。一是深化產權制度改革。加快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和集體成員身份確認,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發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二是引導工商資本下鄉。鼓勵工商資本到鄉村發展農民參與度高、受益面廣的鄉村產業。工商資本投入鄉村,不能代替和排擠農民,不能侵害農民財產權益。三是優化財政投入結構。加強一般公共預算投入保障,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的比例。新增耕地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收益,全部用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支持鄉村振興。鼓勵地方設立鄉村產業發展基金。四是健全鄉村金融服務體系。推動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逐步回歸本源,為本地“三農”服務。引導縣域金融機構將吸收的存款主要投放到當地鄉村產業。支持發展農業供應鏈金融。發揮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作用,通過實施擔保費用和業務獎補,加大對符合條件的鄉村產業發展項目的融資擔保力度。五是加強用地保障。縣域內土地占補平衡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安排一定比例支持鄉村產業發展。探索針對鄉村產業的省市縣聯動“點供”用地。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盤活農村零散分散的存量建設用地,將整治的閑置宅基地、村莊空閑地、廠礦廢棄地、道路改線廢棄地、農業生產與村莊建設復合用地及“四荒地”,重點用于縣域內發展鄉村產業。完善設施農業用地政策,嚴格規范,有序發展。六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強職業農民技能培訓,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鄉村產業經營管理隊伍。支持職業院校擴招農村生源。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支持科技人員以科技成果入股鄉村企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 无码区国产区在线播放| 不卡av电影在线| 三叶草欧洲码在线| 人妻丰满熟妇岳av无码区hd| 清纯唯美经典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在线成人精品国产区免费|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好深好大好长好爽18禁|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在线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久久| 欧美黑人粗大xxxxbbbb| 中国熟妇人妻xxxxx| 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 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亚洲av最新天堂网址|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色戒| 欧美激情做真爱牲交视频| 久久久精品一区aaa片| 又污又黄又无遮挡的网站| 极品少妇被啪到呻吟喷水| 中文字幕色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乱人伦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激性欧美激情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边做边流奶水的人妻|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婷婷色香合缴缴情av第三区| 日本黄页网站免费大全| 国产亚州精品女人久久久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一蜜桃| 人禽伦免费交视频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