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永久无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高新區新聞 >

重慶璧山國家高新區發展現狀及“十三五”規劃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1-12 點擊:

  一、2015年工作情況
  
  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大力發展創新產業

  
  一是明確戰略發展方向。2015年11月,中共璧山區召開十三屆四次全會,明確提出打造重慶轉型發展的創新引領區、長江經濟帶的高新技術產業聯動發展區,努力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強大引擎。
  
  二是強化規劃引領。與國機大宏(北京)城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合作,制定《璧山高新區戰略規劃(2015—2020)》和《璧山高新區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0)》。
  
  三是突出招商引資重點。牢牢抓住產業轉升級契機,區委區政府統籌整合全區招商引資力量,聚焦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智慧物流、科技服務業、食品醫藥等產業,聚合整合優化產業鏈,努力引進科技實力強、創新活力凸顯、代表行業發展方向的優質企業入駐,促進產業聚集。
  
  四是引導企業創新發展。制定出臺措施,不斷在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專利申報、科技轉化等方面進行扶持。全年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1家,18家企業通過國家認定,專利申請量達到1834件,專利授權量1312件。
  
  2015年,成功引進了以熱谷機器人、眾泰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多家生產技術先進、科技含量較高的現代化企業,產品主要以汽車核心部件、智能機械手臂、精密機床等為主,對于提升高新區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水平有著重要意義。
  
  (二)突出改革發展方向,壯大優化產業版圖

  
  一是拓展完善政府職能。完善高新區管委會機構設置,適應工作需要,新設立內設機構科技發展部,明確職能職責,專門承擔高新區創新創業推動服務工作。今年以來,璧山高新區在科技發展平臺建設、科技創新體系建立、科技人才培養等工作方面快速有序推進,成效明顯。
  
  二是完善產業發展體系。依托高新區獨有的、由“渝新歐”國際鐵路物流大通道和多條高等級公路組成的物流網絡,重點發展道口經濟,有序布點現代物流園,打造集商品展示、交易、結算、電商、物流、金融于一體的現代綜合物流產業體,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提供現代物流保障。
  
  二是建立創新孵化體系。創建“璧山高新區創新示范基地”國家級孵化器,“利安科技企業孵化器”等6個市級孵化器;引進了重慶高技術創業中心(國家級孵化器);創新升級體驗中心、創業大廈、創業大道等項目正快速推進,努力建立完善的創新創業的承載載體。
  
  三是實施招商榮譽制度。對全區經濟發展具有突出貢獻的社會人士進行表彰,授予“招商功勛”榮譽稱號并進行宣傳,激發社會力量共同推進高新區發展的熱情。今年,以璧山區委區政府名義對璧山藍黛公司董事長朱傳福進行了表彰,全年有78%招商引資項目中成功通過“以商招商”的方式進行。
  
  四是盤活國有資產。主要通過與興業金融租賃公司合作,以公租房售后回租的方式融資7億元,盤活公租房等閑置資產。同時,提高公租房及工業廠房利用率,預計公租房收取年租金600余萬元,出租各類廠房、商業門市約14萬平方米,租金收入達到1234.45萬元。
  
  五是優化空間布局。結合國家高新區發展趨勢和區域空間及資源特點,堅持空間集約化、產業集群化、環境生態化原則,實施“一核三區”戰略布局,提升空間綜合利用效率,以空間優化促進產業優化、提升城市品質、加大承載能力,切實增強要素吸引和配置能力。“一核”即創新核心區,“三區”即產業發展區、物流集聚區、綜合功能配套服務區。
  
  六是黨建服務創新發展。在非公企業黨建中,大力探索實施以政治理論學習會、黨員獻計獻策會、黨企溝通協商會和技術創新課為主要內容的“新三會一課”,將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幫助企業管理層密切聯系職工,凝聚集體智慧,完善管理制度、強化溝通協調,增強職工創業創新創造本領,提升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
  
  2015年,全年預計實現工業產值1550億元,同比增長15 %,其中規上產值可達750億元,同比增長13.6%;固定資產投資可達270億元,同比增長33%。三大主導產業規模占工業產值比重提高到75%以上,新增規上企業6家,累計達到210家。
  
  (三)完善服務保障體系,探索發展科技金融
  
  一是建立“3+3+N”招商體系。即高新區、綠島新區、農業園區,加上區商務局、區農業局、區經信委,再加上若干區級職能部門,信息共享、力量整合,形成招商引資合力,大力進行“聯動招商、重點招商、產業鏈招商”,今年以來,共洽談項目300余個,成功引進項目56個,總投資達300億元,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580億元。
  
  二是實施深度全面服務。按照“政府投資瘦身,社會投資擴容”的要求,在項目規劃建設方面,制定限時辦結、全程代辦、責任追究制度,并聯審批制、領導聯系制度等,提高辦事效率,優化發展軟環境,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困難與問題,形成密集開工和密集投產態勢,今年以來,眾泰汽車、怡得塑膠等33個項目開工建設,東威科技、凱成科技等38家企業投產達效。
  
  三設立發展引導基金。秉承“創新+資本=新動力”理念,成立重慶兩山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9.9億元組建“兩山火炬股權投資基金”和“兩山西證股權投資基金”,計劃通過三年時間培育扶持30家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巨大企業改制掛牌上市,預計可撬動社會資本投入300億元以上,企業總產值規模達到1000億元,實現利稅50億元以上。
  
  四是爭取國家部委資金。依托高新區內較為堅實的產業基礎,切實用活用好國家扶持政策,已向國家發改委成功爭取到眾泰汽車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項目1億元、高新區科技創新示范基地項目1億元、龍潤汽車轉向器司的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及電動轉向控制系統產業化項目1.27億元的專項債券支持。
  
  (四)加大人才工作力度,擴大對外開放合作
  
  一是培養創新創業人才。以“實訓基地+教育合作”、 實訓基地+科研合作”、“實訓基地+人才合作”等模式,開展大學生實訓基地建設工作,與重慶大學、重慶理工大學等8所高等院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25家企業建立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實現大學生實訓基地、創新創業、科研合作、人才合作、成果轉化,形成“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的一體化發展。
  
  二是強化勞務服務力度。璧山區有成年勞動力39萬人,周邊區縣有上百萬勞動力可以吸納使用。區內建立職業高中和職業學校8所,專業設置全面,每年可向社會提供近萬名技能性人才。聯合區級相關部門建立了4個勞務基地,成立30人工作團隊專門招工,充分保障企業生產用工。
  
  三是積極開展國際合作。11月18日,舉辦中國與意大利創新合作周重慶峰會,開啟擴大對外開放、加強技術交流合作的新篇章。活動參會人員達700余人(意方100余人),中方企業68家,意方企業32家,實現3輪共計200余項次跨國項目對接,覆蓋創新創業、高端設備、機械制造、科技服務業、等十幾個熱門高新技術領域,初步達成合作意向的項目對接有50次。同時,中意雙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達14項,其中璧山簽約項目6個。
  
  四是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利用高新區距離內陸地區最大鐵路集裝箱編組站10分鐘車程優勢,進一步加大與渝新歐國際鐵路大通道周邊國家在高端技術、高端裝備、研發設計、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戰略合作,鼓勵高新區內企業與相關國家開展經貿交易、人才交流、創新孵化等方面合作。凡引進的、已獲批的高新技術企業,享受與重慶本地企業相同的優惠政策。
  
  二、2016年工作情況
  
  1.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在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食品醫藥為主導、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產業體系的基礎上實施戰略升級。裝備制造突出智能制造與精密制造方向,打造千億級先進制造業;電子信息兼顧硬件生產與軟件開發,打造互聯網產業;食品醫藥著力精準醫療、生物醫藥和養老醫療,打造大健康產業。同時,依托渝新歐鐵路,寸灘、西永保稅區等和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帶動效應,傾力發展智慧服務、電子物流等新興產業,力求加快傳統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的轉變。
  
  2.切實增強創新能力。推動璧山高新區與重慶大學城融合發展,建立大學生實訓基地,建設國家公共實驗室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等創新服務平臺。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總部經濟,配套建設創業大道和科技企業孵化器,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提供綜合服務。力爭到2020年,高新區規上工業產值達到250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比重提高到63.5%以上,成為重慶轉型發展的創新引領區、長江經濟帶的高新技術產業聯運發展區。
  
  3.繼續堅持開放發展。繼續深化“3+3+N”招商新模式,注重以商招商和口碑招商,引進一批關聯性強、成長性強、影響性強的優質項目。延伸主導產業的產業鏈和價值鏈,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形成先進制造業、互聯網產業、大健康產業等競爭力強的產業體系,打造推動經濟發展新的“發動機”。強化金融在發展中的造血功能,積極引導區內外金融機構入駐,為工業企業發展提供強勁的金融保障。
  
  4.增強企業發育能力。繼續實施金融創新,做大做強引導基金規模,引導企業直接進入資本市場解決融資問題,力爭培育引進30家企業改制掛牌上市。繼續推動政府投資瘦身和社會投資擴容,破除影響社會投資的機制障礙,力求政府投資與社會投資比例保持在1:6的合理區間。加大力度支持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發展。重慶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端化智能化低碳化改造,提升生產技術和產品的科技化程度。繼續實施企業成長計劃,扶持本土骨干企業上檔升級,打造一批小微企業群。
  
  5.提升發展承載能力。堅持環境就是生產力的理念,努力以優質環境推動經濟提質增效。繼續關閉一批高污染、高耗能企業,不斷改善高新區基礎環境和經濟行為。注重產城融合,按照20分鐘步行半徑布局生活服務設施。堅持高調的森林、低調的建筑,傾力打造高新區園林景觀。強化水電氣路及排污、通訊和園林等要素保障,加大保障性住房、勞動力市場建設力度,確保企業落得下、留得住、有發展。


重慶璧山國家高新區發展現狀及“十三五”規劃
 

主頁 > 新聞中心 > 高新區新聞 >

重慶璧山國家高新區發展現狀及“十三五”規劃

2016-01-12 來源:未知 點擊:

  一、2015年工作情況
  
  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大力發展創新產業

  
  一是明確戰略發展方向。2015年11月,中共璧山區召開十三屆四次全會,明確提出打造重慶轉型發展的創新引領區、長江經濟帶的高新技術產業聯動發展區,努力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強大引擎。
  
  二是強化規劃引領。與國機大宏(北京)城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合作,制定《璧山高新區戰略規劃(2015—2020)》和《璧山高新區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0)》。
  
  三是突出招商引資重點。牢牢抓住產業轉升級契機,區委區政府統籌整合全區招商引資力量,聚焦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智慧物流、科技服務業、食品醫藥等產業,聚合整合優化產業鏈,努力引進科技實力強、創新活力凸顯、代表行業發展方向的優質企業入駐,促進產業聚集。
  
  四是引導企業創新發展。制定出臺措施,不斷在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專利申報、科技轉化等方面進行扶持。全年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1家,18家企業通過國家認定,專利申請量達到1834件,專利授權量1312件。
  
  2015年,成功引進了以熱谷機器人、眾泰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多家生產技術先進、科技含量較高的現代化企業,產品主要以汽車核心部件、智能機械手臂、精密機床等為主,對于提升高新區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水平有著重要意義。
  
  (二)突出改革發展方向,壯大優化產業版圖

  
  一是拓展完善政府職能。完善高新區管委會機構設置,適應工作需要,新設立內設機構科技發展部,明確職能職責,專門承擔高新區創新創業推動服務工作。今年以來,璧山高新區在科技發展平臺建設、科技創新體系建立、科技人才培養等工作方面快速有序推進,成效明顯。
  
  二是完善產業發展體系。依托高新區獨有的、由“渝新歐”國際鐵路物流大通道和多條高等級公路組成的物流網絡,重點發展道口經濟,有序布點現代物流園,打造集商品展示、交易、結算、電商、物流、金融于一體的現代綜合物流產業體,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提供現代物流保障。
  
  二是建立創新孵化體系。創建“璧山高新區創新示范基地”國家級孵化器,“利安科技企業孵化器”等6個市級孵化器;引進了重慶高技術創業中心(國家級孵化器);創新升級體驗中心、創業大廈、創業大道等項目正快速推進,努力建立完善的創新創業的承載載體。
  
  三是實施招商榮譽制度。對全區經濟發展具有突出貢獻的社會人士進行表彰,授予“招商功勛”榮譽稱號并進行宣傳,激發社會力量共同推進高新區發展的熱情。今年,以璧山區委區政府名義對璧山藍黛公司董事長朱傳福進行了表彰,全年有78%招商引資項目中成功通過“以商招商”的方式進行。
  
  四是盤活國有資產。主要通過與興業金融租賃公司合作,以公租房售后回租的方式融資7億元,盤活公租房等閑置資產。同時,提高公租房及工業廠房利用率,預計公租房收取年租金600余萬元,出租各類廠房、商業門市約14萬平方米,租金收入達到1234.45萬元。
  
  五是優化空間布局。結合國家高新區發展趨勢和區域空間及資源特點,堅持空間集約化、產業集群化、環境生態化原則,實施“一核三區”戰略布局,提升空間綜合利用效率,以空間優化促進產業優化、提升城市品質、加大承載能力,切實增強要素吸引和配置能力。“一核”即創新核心區,“三區”即產業發展區、物流集聚區、綜合功能配套服務區。
  
  六是黨建服務創新發展。在非公企業黨建中,大力探索實施以政治理論學習會、黨員獻計獻策會、黨企溝通協商會和技術創新課為主要內容的“新三會一課”,將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幫助企業管理層密切聯系職工,凝聚集體智慧,完善管理制度、強化溝通協調,增強職工創業創新創造本領,提升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
  
  2015年,全年預計實現工業產值1550億元,同比增長15 %,其中規上產值可達750億元,同比增長13.6%;固定資產投資可達270億元,同比增長33%。三大主導產業規模占工業產值比重提高到75%以上,新增規上企業6家,累計達到210家。
  
  (三)完善服務保障體系,探索發展科技金融
  
  一是建立“3+3+N”招商體系。即高新區、綠島新區、農業園區,加上區商務局、區農業局、區經信委,再加上若干區級職能部門,信息共享、力量整合,形成招商引資合力,大力進行“聯動招商、重點招商、產業鏈招商”,今年以來,共洽談項目300余個,成功引進項目56個,總投資達300億元,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580億元。
  
  二是實施深度全面服務。按照“政府投資瘦身,社會投資擴容”的要求,在項目規劃建設方面,制定限時辦結、全程代辦、責任追究制度,并聯審批制、領導聯系制度等,提高辦事效率,優化發展軟環境,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困難與問題,形成密集開工和密集投產態勢,今年以來,眾泰汽車、怡得塑膠等33個項目開工建設,東威科技、凱成科技等38家企業投產達效。
  
  三設立發展引導基金。秉承“創新+資本=新動力”理念,成立重慶兩山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9.9億元組建“兩山火炬股權投資基金”和“兩山西證股權投資基金”,計劃通過三年時間培育扶持30家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巨大企業改制掛牌上市,預計可撬動社會資本投入300億元以上,企業總產值規模達到1000億元,實現利稅50億元以上。
  
  四是爭取國家部委資金。依托高新區內較為堅實的產業基礎,切實用活用好國家扶持政策,已向國家發改委成功爭取到眾泰汽車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項目1億元、高新區科技創新示范基地項目1億元、龍潤汽車轉向器司的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及電動轉向控制系統產業化項目1.27億元的專項債券支持。
  
  (四)加大人才工作力度,擴大對外開放合作
  
  一是培養創新創業人才。以“實訓基地+教育合作”、 實訓基地+科研合作”、“實訓基地+人才合作”等模式,開展大學生實訓基地建設工作,與重慶大學、重慶理工大學等8所高等院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25家企業建立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實現大學生實訓基地、創新創業、科研合作、人才合作、成果轉化,形成“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的一體化發展。
  
  二是強化勞務服務力度。璧山區有成年勞動力39萬人,周邊區縣有上百萬勞動力可以吸納使用。區內建立職業高中和職業學校8所,專業設置全面,每年可向社會提供近萬名技能性人才。聯合區級相關部門建立了4個勞務基地,成立30人工作團隊專門招工,充分保障企業生產用工。
  
  三是積極開展國際合作。11月18日,舉辦中國與意大利創新合作周重慶峰會,開啟擴大對外開放、加強技術交流合作的新篇章。活動參會人員達700余人(意方100余人),中方企業68家,意方企業32家,實現3輪共計200余項次跨國項目對接,覆蓋創新創業、高端設備、機械制造、科技服務業、等十幾個熱門高新技術領域,初步達成合作意向的項目對接有50次。同時,中意雙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達14項,其中璧山簽約項目6個。
  
  四是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利用高新區距離內陸地區最大鐵路集裝箱編組站10分鐘車程優勢,進一步加大與渝新歐國際鐵路大通道周邊國家在高端技術、高端裝備、研發設計、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戰略合作,鼓勵高新區內企業與相關國家開展經貿交易、人才交流、創新孵化等方面合作。凡引進的、已獲批的高新技術企業,享受與重慶本地企業相同的優惠政策。
  
  二、2016年工作情況
  
  1.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在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食品醫藥為主導、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產業體系的基礎上實施戰略升級。裝備制造突出智能制造與精密制造方向,打造千億級先進制造業;電子信息兼顧硬件生產與軟件開發,打造互聯網產業;食品醫藥著力精準醫療、生物醫藥和養老醫療,打造大健康產業。同時,依托渝新歐鐵路,寸灘、西永保稅區等和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帶動效應,傾力發展智慧服務、電子物流等新興產業,力求加快傳統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的轉變。
  
  2.切實增強創新能力。推動璧山高新區與重慶大學城融合發展,建立大學生實訓基地,建設國家公共實驗室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等創新服務平臺。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總部經濟,配套建設創業大道和科技企業孵化器,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提供綜合服務。力爭到2020年,高新區規上工業產值達到250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比重提高到63.5%以上,成為重慶轉型發展的創新引領區、長江經濟帶的高新技術產業聯運發展區。
  
  3.繼續堅持開放發展。繼續深化“3+3+N”招商新模式,注重以商招商和口碑招商,引進一批關聯性強、成長性強、影響性強的優質項目。延伸主導產業的產業鏈和價值鏈,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形成先進制造業、互聯網產業、大健康產業等競爭力強的產業體系,打造推動經濟發展新的“發動機”。強化金融在發展中的造血功能,積極引導區內外金融機構入駐,為工業企業發展提供強勁的金融保障。
  
  4.增強企業發育能力。繼續實施金融創新,做大做強引導基金規模,引導企業直接進入資本市場解決融資問題,力爭培育引進30家企業改制掛牌上市。繼續推動政府投資瘦身和社會投資擴容,破除影響社會投資的機制障礙,力求政府投資與社會投資比例保持在1:6的合理區間。加大力度支持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發展。重慶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端化智能化低碳化改造,提升生產技術和產品的科技化程度。繼續實施企業成長計劃,扶持本土骨干企業上檔升級,打造一批小微企業群。
  
  5.提升發展承載能力。堅持環境就是生產力的理念,努力以優質環境推動經濟提質增效。繼續關閉一批高污染、高耗能企業,不斷改善高新區基礎環境和經濟行為。注重產城融合,按照20分鐘步行半徑布局生活服務設施。堅持高調的森林、低調的建筑,傾力打造高新區園林景觀。強化水電氣路及排污、通訊和園林等要素保障,加大保障性住房、勞動力市場建設力度,確保企業落得下、留得住、有發展。


重慶璧山國家高新區發展現狀及“十三五”規劃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西4444www大胆无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麻豆|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国产日韩av在线播放| 国产美女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中年熟女高潮大集合|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色噜噜狠狠爱综合视频| 亚洲 欧美 小说|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不卡三区| 亚洲风情亚aⅴ在线发布|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神马影院888不卡院| 99噜噜噜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国产在线观看无码免费视频| 护士人妻hd中文字幕| 日韩av高清在线观看| 插b内射18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码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欧美日韩精品乱国产| 很黄很色很污18禁免费| 高潮流白浆潮喷在线播放视频|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午夜未满十八勿入网站2| 妓院一钑片免看黄大片|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最新| 国偷自产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特黄 做受又硬又粗又大视频|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3| 国内少妇高潮嗷嗷叫正在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