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高新區新能源、集成電路等百億級項目競相落戶 加速新產業集聚 引領高質量發展
來源:未知 日期:2018-02-09 點擊:次
依托大項目布局全產業鏈
村田創新智造園由日本村田集團投資建設,是村田集團打造的以產業資源集聚、行業引領和示范為一體的創新型園區。無錫高新區招商服務局負責人介紹,智造園將建設村田電子原器件新工廠和新能源鋰電池新工廠兩大全新的生產制造基地,整體投資規模從現有的14.5億美元增加至25.6億美元。項目建成達產后,產值規模將從現在的125億元增加到200億元。
重大制造業項目是產業強區的“牛鼻子”。回顧無錫高新區去年以來的重大項目落地潮,集成電路成為最耀眼的“明星”。
去年8月,總投資100億美元的上海華虹無錫基地項目落戶該區,這是無錫歷史上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產業項目,將分期建設數條12英寸集成電路芯片生產線。超級項目不僅帶來集聚效應,更在芯片設計和自主知識產權方面補齊了短板,一個足以令國內同類城市艷羨的集成電路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在無錫漸成。
“我們以占全市6.1%的工業能耗,實現了占全市24.3%的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8.6%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3%的工業企業利潤,在首次發布的中國工業百強區排名中位列全國第八、江蘇第三。”無錫高新區管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該區外資、國資、民資、公眾資本“四輪驅動”,引進SK海力士二工廠、中電海康無錫基地等超100億元項目3個,海力士M8、歐司朗光電半導體二期、迪哲醫藥等超億元項目71個。完成到位外資12.66億美元,蟬聯全省各開發區第一;其中制造業完成到位外資8.2億美元,同比增長24.24%,創建區以來最佳業績。此外,聯合汽車電子變壓直噴、旭友偏光板等33個超億元項目順利竣工,項目建設的熱潮正在無錫高新區掀起。
匯聚多元資源提升創新濃度
2月2日,全球著名藥企阿斯利康與阿里巴巴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合力構建健康物聯網創新體系,其孵化基地就在無錫高新區。
走進位于無錫高新區的阿斯利康中國商業創新中心,智慧醫療的創新成果隨處可見,全球最小的肺功能檢測儀、最精準的“三高”監測手環和距離最長的遠程會診……中心啟用半年多,已吸引西門子、愛立信等30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入駐。
連續兩屆世界物聯網博覽會,讓無錫高新區成為全球物聯網產業、技術、資本追捧的熱土。華為和阿里先后進駐鴻山小鎮,打造物聯網基礎平臺;中電海康計劃投資100億元,建設物聯網研究院和“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全國運營中心;騰訊在該區成立了國內首個TUSI聯合實驗室。
統計顯示,去年無錫高新區物聯網產業產值達到1350億元,同比增長17.4%。物聯網創新示范先進制造業基地被認定為“十三五”首批省級先進制造業基地,智能傳感系統產業集群被認定為全國首批、全省唯一的創新型產業集群。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無錫高新區把具有比較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當做優先選項,物聯網、集成電路、軟件和生物醫藥四大新興產業成為穩增長的中流砥柱。
匯聚創新資源提升創新濃度,成為無錫高新區新一輪發展的鮮明特征。去年,該區新建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家,規上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研發機構全覆蓋。全社會研發費用占GDP比重達3.75%。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63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63.5%。
優化服務持續激發發展動能
重磅“合伙人”紛至沓來,離不開政府的精準服務和悉心呵護。著眼提升服務效能,無錫高新區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完成24大項30小項審批事項的劃轉承接,“一枚印章管審批”全新審批模式試點運行,還被列入全省開發區首批改革試點。去年,政務服務窗口各類辦件達到28萬余件,“不見面”和“見一次面”審批(服務)事項有384個。該區特別打造了互聯網+政務動態綜合管理平臺,對科技載體利用、重大項目推進、低效用地挖潛、行政審批服務等17個政務管理服務領域進行流程制約和留痕追溯管理,實現“線上”與“線下”良性互動。
針對創新型企業多的特點,該區出臺促進企業引育人才、領軍人才創業項目、科研用房轉讓等多項細分領域的具體實施辦法,對600多家科技企業進行孵化期、加速期、成熟期“三期”精準扶持。同時支持中小微科技企業成長發展,147個科技項目獲得市風險補償貸款4.38億元,5個創業人才項目獲得種子基金1331萬元。
瞄準高質量發展,對標“產業強區”戰略,無錫高新區今年將更大力度推進項目建設,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該區負責人表示,全區上下要厚植產業優勢,大力發展物聯網、生物醫藥、新能源等優勢高新技術產業,形成幾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力爭在產業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