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嘉興國際商務區:開發建設走在前列 打造好全省外資集聚地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2-05 點擊:次
招商引資、大項目引進 實現新突破 “三四五” 走出一個全國前列
訪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嘉興國際商務區管委會主任陳利眾
訪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嘉興國際商務區管委會主任陳利眾
“剛剛過去的2015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經開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區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地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二五’圓滿收官。”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區‘努力三五年、實現再翻番’的關鍵之年,我區將以全力打造好全省外資集聚地為工作主線。”
2015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宏觀環境,承受經濟增長動能減弱的壓力,經開區提升平臺能級,堅持“一號工程”、招大引強,讓眾多世界級項目落戶經開區,并收獲“點贊”無數。
2016年,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嘉興國際商務區管委會主任陳利眾滿懷信心地提出“努力三五年、實現再翻番”的目標,下一個5年,力爭將經開區的開發建設走在前列,打造好外資集聚地。
招大引強:平臺能級與好項目實現良性循環
2015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經開區在招商引資、大項目引進上再次實現新突破。
在繼引進美國雅培、德國海拉、丹麥樂高、荷蘭飛利浦、阿里巴巴菜鳥網絡等基礎上,去年還成功引進了總投資4.6億美元的美國荷美爾中國區域總部和生產基地重大項目、總投資2億元的德國和意大利兩個高端食品項目、總投資35億元的臺灣富士康重大服務業項目、總投資1億美元以上的美國哥倫比亞國際醫院項目等。
“近幾年,招商引資面臨許多困難,比如投資者信心不足、投資意愿不強,招商引資成本越來越高,項目落戶的條件異常苛刻,所以招商的確非常不容易,但是我們通過堅持‘一號工程’不放松、嚴把項目準入關、培養專業化招商團隊、堅持服務型招商等方法,實現了‘招大引強、量質并舉、逆勢上揚’的良好態勢。”陳利眾稱,因為有這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贏得了廣大投資商的信任和青睞,實現“以外引外”的良性循環,“在新項目對區域環境征求意見中,已落戶項目為我們‘點贊’。”
有好的招商政策、好的團隊,如果沒有好的平臺,也不能招引到好的項目。“我們始終堅信有什么樣的平臺能級,才能招引什么樣的大項目。”陳利眾表示,通過近幾年的集中攻堅,開發區完成了600多萬平方米的拆遷,全區范圍內剩余遺留戶不到50戶,每年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超40億元,并已經形成了三大主平臺和三大專業平臺。
正在加快崛起的三大主平臺:嘉興國際商務區積極推進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正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嘉興先進制造業產業基地內的樂高智力玩具和東方日立環保鍋爐項目均已投產,飛利浦項目已經開始設備安裝;嘉興智慧產業創新園發展良好,已引進智慧電力、智慧物流、智慧交通等項目80多個,正著力打造運河智慧小鎮。
正在精心打造的三大專業平臺:嘉興國際金融廣場加速推進,五幢大樓拔地而起,形象凸顯;高端食品產業園發展勢頭強勁,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以此為基礎的馬家浜健康食品小鎮已經入圍第二批省級特色小鎮;浙江中德(嘉興)產業合作園正按照國際化標準加快推進。
此外,城北工業區正在轉型升級,樓宇經濟發展走在全市前列,社區經濟、社區文化搞得有聲有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走在全省前列,深受老百姓的歡迎。
“早在2012年,我區創造性地提出發展社區經濟,這幾年不斷深化。2013年至2015年,社區經濟的收益就達到了1842萬元,社區經濟的收益用于社區文化、社區志愿活動等使用率超過70%,真正實現了‘有人辦事、有錢辦事、有心辦事’。”陳利眾稱,受惠于社區經濟的社區居家養老去年實現全覆蓋,并全部達到5A級標準,現已通過社區居家養老省級標準化試點驗收,成為全省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水平的標桿,目前開發區完成了“夕陽紅”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商標的申報,國家工商總局已受理。
“三四五”:爭先創優打造外商投資集聚地
從“十二五”邁入“十三五”,進入一個新的時空坐標系。經開區,2015年圓滿收官,2016年良好開局。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區‘努力三五年、實現再翻番’的關鍵之年,做好2016年的工作至關重要。”陳利眾表示,2016年將以全力打造好全省外資集聚地為工作主線,以“四個走在前列”為總要求,以開放與創新融合、創新與產業融合、產業與城市融合為主要方法,深入實施“產業立區”、“工業強區”發展戰略,大力推進招大引強選優、項目提升、科技創新引領、大企業培育、樓宇經濟發展等五大工程,為加快實現“努力三五年,實現再翻番”目標任務奠定扎實基礎。
2014年9月,省委書記夏寶龍在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視察時,提出“要打造成為全省外資集聚地”的期望。為此,經開區一直朝著這個目標努力著,并自我加壓提出“全力打造好全省外資集聚地”。
“一個‘好’字的增加,其實是我們自己對2016年工作的一種新期待、新要求。我們不僅要集聚外資企業,更要集聚資金、技術與管理;不僅要在數量、體量上體現集聚,更要在創新、綠色與節約上體現集聚。”陳利眾滿懷激情地表示。
站在“十三五”規劃的起點上,展望下一個5年,所有的愿景和發展體現在“三四五”上。“三個翻一番”,經濟總量、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收入在2015年基礎上實現翻一番;“四個新轉變”,由總量擴張向做大總量、提升質量轉變,由投資拉動為主向創新驅動、總部引領為主轉變,由產業鏈、價值鏈中低端向中高端轉變,由硬環境見長向軟環境取勝轉變;“五個新突破”,在產業提質升級上實現新突破、在新興業態集聚增效上實現新突破、在產城融合發展上實現新突破、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實現新突破、在深化改革依法治區上實現新突破。
【百姓提問】
2015年,經開區做出的每一分努力和成績有目共睹,老百姓生活的改變,大家感同身受。那么,2016年,老百姓對于經開區又有什么樣的新期待?為此,他們對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嘉興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嘉興國際商務區管委會主任陳利眾提出了一些期望,陳利眾一一作了回應。
城市道路建設有什么新打算?
居民龔玉觀:這幾年,看到長水路和商務大道陸續通車,我很高興。但是,三環南路那邊的橋已經架好,路還在澆,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夠通車?如果通車的話,我們到高鐵就更方便了。
陳利眾:這幾年,我區一直圍繞打通城市主干路和斷頭路,進一步加大建設力度,剛才所提到的長水路、商務大道只是一小部分,目前商務區兩橫兩縱4條主干道全線開通。老百姓所關心的雙溪路(三環南路—百川路,含跨南郊河橋梁)預計也能在2016年完工,屆時將大大便捷老百姓的出行。
去年,我們大力實施治堵行動,建成道路100多公里、橋梁50座。針對滬昆鐵路、滬杭高鐵交通瓶頸,我們計劃投資7億元打通7個涵洞,現4個涵洞已經打通,正在推進的還有3個。
2016年,我區將進一步加大道路建設力度,打通三環東路、長水路,建設槜李路(南湖大道-紡工路)、雙溪路(三環南路-百川路)等道路,切實緩解城市擁堵,同時也為項目引進、平臺建設打下良好基礎。
教育資源發展有什么新期待?
居民李福林:我住在城南區域,這里的教育設施已經發展得很快,我希望這一區域還有新的教育資源和新的教育設施。
陳利眾:大家不僅希望經開區能成為經濟發展高地,也希望它能成為教育發展高地,讓每一個家庭受益。李福林所提到的城南片區,我們最近也在積極推進品牌辦學,學校位置規劃在翠柳路與長水路交叉口的西北地塊,預計2016年開工建設,近期已經有一所頂級的大學來洽談具體的合作辦學框架協議。我想,這所公立學校建成后應該可以滿足城南片區百姓對品牌教育資源的需求。
早在2012年,我們就已經開始了與優秀的高等院校合作辦學的實踐,杭師大經開附小應該是我們走出的第一步。還有就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北大附屬嘉興實驗學校,這個學校是北大青鳥文教集團與我區按照“五個一流”標準合作創辦的一所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為一體的國際化新型學校,建成后可容納近3000名學生就讀,今年9月正式開學。
“五水共治”有哪些長效機制?
居民姚美英:我家旁邊有條河,以前很臭的,真的,熱天特別臭。“五水共治”啟動以后,這條河很干凈了,希望一直保持下去。
陳利眾:“五水共治”工作是浙江省委在國內率先啟動實施的重大的生態建設戰略舉措,應該說“五水共治”是倒逼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提升綜合競爭力的重大舉措、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要求。
經開區一直不折不扣地推進這項工作,應該說通過這幾年的努力,成果正不斷顯現,特別是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2015年度考核中,我區首次實現優秀。
2016年,我們還將繼續狠抓工程治理,特別是加強區域截污納管的排查和監管工作,努力完成工業企業污水全入網任務,有序推進沿河小區雨污分流入網改造工程,同時,推進重點河道精細化整治,定期開展斷面及“河長制”河道水質檢測,密切關注水質變化情況,確保區域河道水質達到良好。
【部門回應】
如何助推樓宇經濟發展?
居民馬燕青:我家住在嘉興國際商務區,有時候透過窗戶往外看,突然發現這里多了一幢大樓,那里的大樓工地又動工建設了,而且大樓是一幢比一幢造得高。對于這些大樓,有什么發展打算?
經開區發展改革局:去年年初以來,經開區不僅成立了由管委會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樓宇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統籌區域樓宇經濟發展各項工作,還建立了委領導樓宇聯掛制、樓宇包干制及樓長制,建立區—街—社區—樓宇業主(物業公司)—入駐企業之間條理清晰的管理網絡,實行“一樓一檔”、“一企一檔”的精細化管理。
同時,研究出臺了發展壯大樓宇經濟的扶持政策,加快培育特色樓宇。目前,全區全年實現1000萬元稅收以上的樓宇近20幢,其中3000萬元稅收以上樓宇8幢,樓宇經濟發展位居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