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開發區:謀劃“十三五”實現新轉型
來源:未知 日期:2016-12-05 點擊:次
五大理念引領發展
《規劃》指出,“十三五”時期,蘭州經濟區樹立新的發展理念,把貫徹國家和省上部署與開發區實際結合起來,切實發揮和凸顯蘭州經濟區在新常態下踐行改革開放、實施創新驅動、加快轉型升級、確保穩定增長的主導發展作用和先行先試載體地位。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扭住“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新常態,以創新驅動統領轉型升級,以循環經濟引領綠色發展,以“一帶一路”大格局推動開放發展,以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共享發展,著力突出創新發展,全面深化改革;著力優化空間配置,構建產業開發新格局;著力強化轉型升級,推進產業邁向中高端;著力先行先試,加快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著力重點突破,率先建成蘭州國際港務區、蘭州西部藥谷產業園和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著力完善投融資渠道,創新投資融資體制;著力強化招商引資,創新重大項目支撐,實現在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爭先進位”的目標,把蘭州經濟區打造成“轉型升級的核心區、科技創新的實驗區、開放開發的先導區、產業聚集的中心區”,使蘭州經濟區建設成為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和實施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成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培育吸引外資新優勢的排頭兵,成為科技創新驅動和綠色集約發展的示范區,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落腳地。
深化改革,創新發展。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力推進,以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為契機,積極打造創新核心,加快各類科技創新資源、要素和平臺在蘭州經濟區匯聚。在完善配套政策、培育市場主體、推進創新型產業、搭建創新平臺、破解融資難題等方面深化改革,務求取得突破性成果,推進制度創新、機制創新、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形成以創新為引領和支撐的經濟區產業體系和發展模式。
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統籌解決制約發展的重大難題,把握轉方式、調結構、補“短板”、快增長的重要環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重點促進五個二級園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同步發展;以“一區五園”差異化取位為基礎,推進錯位發展,推動園區內部、園區之間、園區外部統籌平衡,實現擴容增量和提質增效并重,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
循環引領,綠色發展。堅持保護與發展并重的方針,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行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園區循環式改造;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更加突出節能減排和污染防治,成為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典范,為蘭州市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提供樣板。
“一帶一路”,開放發展。搶抓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和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大機遇,在構筑向西開放平臺上先行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積極開展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加強與周邊地區和國家的經貿交流;加大“引進來”力度,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引資、引技、引智并重,把蘭州經濟區打造成向西開放的前沿陣地和東西合作的承接洼地。
以人為本,共享發展。以普惠民生為導向,堅持把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強化產城融合,提高園區城市功能和社會功能承載力;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公共服務水平能力,逐步推動蘭州經濟區由單一產業功能向城市綜合功能融合區轉型;切實增加群眾福祉,真正提高群眾的幸福指數和發展認同感,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企業全體員工和區內全體社會成員。
六大工程支撐發展
《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蘭州經濟區堅持速度和質量并重,突出供給側戰略性調整,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實現發展動力轉換;注重補齊發展短板,建立起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區域創新體系;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努力實現經濟增長速度高于全省、全市和省內國家級、省級開發區的平均水平,各項經濟技術和資源環境指標均優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實現在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爭先進位”的目標,每年提升一位,“十三五”期間共提升五位。
依據蘭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審查和批準的《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確定的蘭州經濟區發展目標,蘭州經濟區“十三五”期間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2020年達到430億元以上。
為了確保“十三五”發展目標順利完成,著力實施科技創新、產業提升、綠色循環、人才發展、基礎設施及生態文明等六大支撐工程。
科技創新工程。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提高企業技術研發和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對接,構建政產學研用一體創新網絡,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地位,鼓勵企業在高等院??蒲性核⑵髽I研發機構,合作開展基礎性前沿性創新研究,規劃建設運營好科技企業孵化平臺,完善創業培育服務,形成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不斷提高創新發展能力。
產業提升工程。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核心,著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對園區的承載能力和功能進行優化、統籌布局,著力發展總部經濟、航空航天、有色冶金、現代物流、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及環保等產業,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
綠色循環工程。加強工業領域循環經濟發展,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進一步提高企業生產效能,打造循環經濟先進模式,促進企業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不斷降低,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打造循環經濟先進模式,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環保產業,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形成園區循環發展的良好局面。
人才發展工程。把人才作為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多種形式的研發基地和職業技能培訓平臺,有針對性地培養各種技術技能人才,建立健全人才流動機制,完善工資、醫療待遇、職稱評定、養老保障等激勵政策,鼓勵人才資源開發和人才引進,完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和服務保障體系,營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
基礎設施工程。拓展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空間,加快完善安全高效、智能綠色、互聯互通的現代基礎設施網絡,全面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配套服務功能,支撐園區創新發展,更好發揮對經濟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
生態文明工程。圍繞國土空間開發有度有序利用,調整優化空間結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結構調整,結構更加優化,資源利用更加綠色高效,拓展綠色宜人的生態空間。
“一區五園”錯位發展
“十三五”期間,根據省、市政府對蘭州經濟區發展的的總體部署,以“西進北擴”戰略為基礎,拓展發展空間,優化空間布局,重塑發展優勢,實施錯位發展,壯大骨干企業,培育示范園區。總體空間布局為“一區五園”,即:機場北高新園區、安寧園區、西固園區、紅古園區、皋蘭園區,在國家核準面積9.53平方公里的基礎上,規劃面積增至165.32平方公里。圍繞區域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蘭州市四版總體規劃和山水蘭州、宜居蘭州、活力蘭州的大背景,推進產業空間拓展和產業有效填充并重、投資強度和產出強度掛勾,實施產城融合、城鄉協同、一體發展,加快構建協調錯位、揚長避短的差異化產業空間開發新格局。
機場北高新園區位于蘭州新區,規劃面積18.14平方公里,東至東繞城快速路,南至北快速路,西至經十三路西側約600米,北至緯三十四路北側約850米。根據國家有關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政策,結合健康中國發展戰略,依托我省豐富的中藥材資源、蘭州生物制藥的研發優勢、中成藥的品牌優勢,以機場北高新園區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為發展載體,借鑒上海張江生物醫藥產業園和江蘇泰州國家醫藥高新區發展模式及經驗,建設規劃面積7.41平方公里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重點建設蘭州西部藥谷產業園,全力打造集中醫藥原材料采購、中藥加工、產品生產、科技研發、產品出口、現代物流為一體的產業鏈條和生產園區。以和盛堂、佛慈制藥、四川禾邦、申聯醫藥、九州通、錦東生物、新蘭藥等企業為主,加快生物技術藥物、新型疫苗和診斷試劑、化學藥物、現代中藥等創新藥物大品種創新集群發展,提升生物醫藥產業水平。以生物醫藥產品生產為核心,采用節能節水新工藝、設備,切實推進節能減排;加強對藥渣、廢水、廢棄包裝物等廢棄物的處理和處置,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創新產學研合作模式,加強綠色技術的研發。按照GMP醫藥廠房建設標準,分期建設一批標準化廠房和生產生活配套基礎設施,為入園企業生產經營創造良好條件。到2020年,機場北高新園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0億元,年均增長30%;固定資產投資達到62億元,年均增長15%;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達到2.6%;財政科技投入占財政支出比重1.6%;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42%;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30%;高新技術產業勞動生產率70萬元/人;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25件;企業總數到達20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
安寧園區位于蘭州市安寧區,規劃面積40.99平方公里,東至585號道路,南至北濱河路界,西至黃羊頭,北以沙井驛街道焦家莊為界。加快建設蘭州城市副中心,努力打造現代服務業發展示范區、科教文化創新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幸福城市建設先行區。一是建立健全現代商貿服務業體系。著力促進新型產業高端化,生產服務專業化和生活服務便利化。大力發展連鎖業、總部經濟、服務外包、中介服務、電子商務等新型服務業。積極發展總部經濟,促進總部經濟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培育壯大電子商務經營主體,主動發展信息科技服務產業。二是全面推進旅游業發展,以24公里黃河風情線為主線,做大做強天斧沙宮和仁壽山兩大旅游品牌,構建安寧大旅游的產品體系。整合形成黃河濕地旅游、濱河風情旅游、仁壽山民俗旅游、九州臺人文旅游、大青山運動旅游、工業旅游、科普旅游、精品購物旅游八大板塊。到2020年,旅游收入達到3.6億元。三是針對傳統建材、醫藥、裝備制造、食品等行業,在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上持續發力,以創新開辟市場需求。以融合發展為導向,通過高新技術嫁接改造等多種方式,推動裝備制造、新型醫藥、綠色食品等傳統產業轉型,提高產品附加值。以中車集團蘭州高端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基地建設為契機,以產業集聚為導向,推進產業集群內傳統產業鏈條的完善和企業間的協作,探索建立傳統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對產業發展的共性技術進行聯合攻關。加強低效閑置企業廠區的利用,進行功能空間轉換,騰籠換鳥,走新型發展之路。四是推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節能環保、公共安全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加快電商平臺建設,依托“甘肅電商谷”推進電商產業聚集發展,力爭引進京東商城甘肅館、保稅國際、安翔電子商務等電商項目,在發展跨境電商和本地支付平臺建設上取得突破。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打造生物制藥、細胞培養為主導的產品體系,加速產業化、市場化進程。大力引導發展構建與完善創意設計產業的發展鏈條,提高文化創意產業開放水平。五是優化提升大學城教育、商業、生活配套,全面拓展大學城“創新性、社會性、教育性”的社會服務功能。以開放型的校園環境促進各學科間的交流、大學城與城市的交流、大學城與市民的的交流。積極建設大學城空中連廊,將安寧19所大中專院校有機組織在一起,發揮各學校的教學互惠優勢,彌補各學校功能的缺失,形成“大學區”概念,帶動新的校園模式產生。到2020年,安寧園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50億元,年均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達到320億元,年均增長10%;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達到2.6%;財政科技投入占財政支出比重1.6%;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20%;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8%;高新技術產業勞動生產率70萬元/人;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30件;企業總數到達900家,高新技術企業47家;國家級企業(工程)技術中心2個;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平臺)20個。
西固園區位于蘭州市西固區,規劃面積73平方公里,包括蘭州國際港務區園區和西固新城工業園區:蘭州國際港務區規劃面積67.5平方公里,東至柳泉鄉岸門村,西至達川三江口,南北至黃河兩岸山體;西固新城工業園規劃面積5.5平方公里,東至新城鎮蝎子尾,南至新城鎮顏溝門,西至新城鎮青春村青石津,北至黃河。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把蘭州國際港務區打造成全市“十三五”時期的標志性工程,到2020年國際港務區產值達到1000億元,成為國家向西開放的重要功能區和重要門戶,開創對外開放新格局。一是積極構建鐵陸航多式聯運中心和貨運中轉樞紐集散中心;建立多式聯運監管場所,主動協調渝新歐、漢新歐、鄭新歐、蓉新歐等貨運班列在蘭州集結編配;做好“蘭州號”國際貨運班列正常運營工作。著力打造服務全國、面向中西亞、南亞及歐洲的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二是完善蘭州國際港務區綜合服務功能。加快港務區外圍路網體系建設,推進北濱河路西延段、G309線國際港務區段、山前路等重點路段的建設;加快東川鐵路貨運中心建設,建設集鐵鐵、公鐵、鐵海、國際聯運等多式聯運平臺(CFS);推進保稅物流中心(B型)、陸港聯檢中心建設,打造保稅、退稅、通關、報關、檢驗檢疫等一站式服務監管場所。三是按照以物流帶流通、以流通促加工的發展模式,整合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內向西貨運資源,依托蘭州國際港務區建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現代商貿、出口加工三大主導產業,形成具有空鐵聯運、公鐵聯運、鐵海聯運等多式聯運方式的國際綜合內陸港;以建設“一山一港一通道,一水一島一古鎮”為重點,實施以達川三江口生態旅游和河口古鎮建設,打造以黃河文化為底蘊的休閑商務旅游新城區,具有山水、宜居、活力的國際貿易新城區,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金碼頭,為“一帶一路”建設注入活力、增添動力。到2020年,西固園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5億元,年均增長22%;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10億元,年均增長17%;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達到2.6%;財政科技投入占財政支出比重1.6%;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10%;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5%;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8件;企業總數到達180家。
紅古園區位于蘭州市紅古區,規劃面積14.19平方公里,東至平安鎮鎮域東界,南至湟水河,西至張家寺上溝、下溝,北至蘭海高速公路。重點依托中鋁蘭州分公司,圍繞雄泰鋁業、甘棠鋁業、慶豐鋁業、金霸鋁業、新天地鋁業、蘭亞鋁業等企業發展鋁及相關產業開發,依托20萬噸鋁合金圓錠生產線、15萬噸鋁棒加工及5萬噸鋁型材加工項目、10萬噸鋁合金扁錠加工項目、20萬噸鋁型材加工項目等項目大力推進有色金屬新材料基地建設。以蘭州興盛源再生資源循環經濟加工產業園為依托,打造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以“廢棄—回收—拆解—加工—深加工”模式為核心的循環型產業鏈條,建設廢電線電纜、廢家電、報廢汽車、廢塑料、潔凈鋼、廢橡膠(復原膠)、廢紙等分揀加工生產線,對回收的廢舊物資進行挑選,對邊角余料等可用材料進行加工。建立以社區回收站點為基礎、集散市場為依托、加工企業為龍頭、點面結合、三位一體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體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廢舊物資的回收利用率。到2020年,紅古園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0億元,年均增長18%;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0億元,年均增長12%;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2.6%;財政科技投入占財政支出比重1.6%;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13%;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10%;高新技術產業勞動生產率70萬元/人;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27件;企業總數到達55家,高新技術企業1家。
皋蘭園區位于蘭州市皋蘭縣,規劃面積19平方公里,東以山體為界,南至安寧區沙井驛街道,西至蘭海高速公路,北至永登縣樹屏鎮。依托連通蘭州主城區、蘭州新區、白銀市的優越地域、交通優勢,圍繞倉儲、貨運、批發、生產服務等物流和市場類項目,加快建設九合新型工業物流園,大力發展冷鏈物流、綠色物流發展、現代物流。加快推進蘭州中凱物流園、蘭州鐵邦物流倉儲中心、蘭州久和汽配城、蘭州康順現代物流園等項目建設。到2020年,皋蘭園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億元,年均增長17%;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0億元,年均增長12%;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達到2.6%;財政科技投入占財政支出比重1.6%;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7%;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4%;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25件;企業總數到達9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