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航線對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影響分析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2-02 點擊:次
全球變暖使得北極地區的冰層不斷消退,使開發北極航線成為可能。北極航線已經引起眾多國家的關注,尤其是臨近北極航線的東北亞國家。北極航線問題的研究對各國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對東北亞區域合作的影響。因此對該問題的研究有助于進一步認知,同時也有助于優化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為經濟的良好發展開辟一條嶄新的道路。
一、北極航線開發的動因
隨著氣候的變暖、冰層消融,這使得一直無法正常通航的北極航線被開發變為可能,所以關于北極航線問題的研究已逐漸成為學術界的熱點。
狹義的北極航線被定義為北極航海線,即包括西北和東北兩個航道,分別為繞過西伯利亞北部的東北航道和繞過加拿大北部的西北航道。這兩個航道更是連接太平洋北部與大西洋北部的最短航線,從亞洲到歐洲遠洋海運航程至少可以縮短3,000~5,000海里的航程,從北美到亞洲通過北極航線,要比通過巴拿馬運河縮短6,500公里,運輸成本比傳統航線要降低大約四成以及可以縮短運營周期的船舶航次,其蘊藏的巨大經濟利益可想而知,同時北極航線資源的豐富性和地理位置重要性使得世界各國引起高度的關注。首先,北極地區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油氣、礦物和漁業資源,人類目前尚未探明的油氣資源中至少有1/4,大約100億噸;其次,北極航線投身于世界海運產業不僅會分擔傳統航線上的部分運貨量,同時也會對北極延長線上的國家及經濟貿易產生積極的影響;最后,北極地區也具有十分重要的軍事影響。
東北亞地區臨近北極航線,因此從任何方面講北極航線的開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東北亞相關國家也先后積極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同時中日韓三國對東北亞區域的經濟合作也是必不可少。
二、北極航線與東北亞地區
東北亞地區在地理學角度主要包括:中國、日本、韓國三大經濟主體。2003年中日韓三國在巴厘島簽署《中日韓三方合作聯合宣言》;2004年在青島舉行三國外長會議,成立“中日韓三方委員會”共同制定在貿易、能源等多個方面進行戰略合作。顯而易見,想要東北亞區域經濟發展快速,必須要大力地推動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
(一)中國。我國作為東北亞國家之一,對北極航線的研究起步較晚并且對北極方面治理的參與度特別低,對北極地區的研究很多,但僅停留在科研探索方面,忽視深層面的研究和實踐分析,因此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十八大”指出的“建設海洋強國”戰略,并不意味著追求海洋霸權。因此,要科學處理海洋關系、積極擴大話語權、與各國積極往來、不斷拓展海洋權益、進一步加強北極地區的規劃也是必不可少的。
中國雖然并非北極沿海岸線的國家,但作為一個貿易大國和高度重視海洋運輸的國家,中國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北極航線的開發。2015年中遠集團永盛輪3日抵靠天津港,永盛輪此次成功往返北極東北航道,創造了中國商船首次經過北極東北航道從歐洲到中國的紀錄。“再航北極,雙向通航”項目,開辟了中國往返歐洲的新航線,提高了北極航線的商業價值。中遠北極航線實現常態化運營,對于中國制造和中國裝備走出去擴大國際市場份額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北極航線通航將深刻改變世界海洋運輸格局,并為中國帶來巨大的商業利益;也為中國在北極航線的開發歷程留下濃墨重彩的一步。
利用北極航線可以大大減少航程,從中國沿海諸港到北美的距離相差不多,約比走傳統路線的巴拿馬運河要節省2,000~3,500海里,到歐洲各地港口將縮短25%~55%,據中國不完全統計到2020年,如果全面打開北極航線代替傳統航線運輸,每年中國可以節約533億~1,274億美元的貿易運輸成本。很明顯,北航線開通不僅能拉近各國之間的市場距離,使國際分工和產業布局發生變化,進而推動中國對外貿易和經濟戰略布局。
(二)韓國。韓國重視北極自盧武鉉時期就開始了,但韓國對北極的關注和研究起步不僅晚于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即使與東北亞國家相比,韓國的發展起步也較晚。韓國已經意識到,自2003年后對北極的研究更是加大了力度,創建韓國極地研究所,使其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隸屬機構,自行建造破冰船,增加財力物力等一系列措施,提升韓國極地科研水平。韓國建立的北極政策一直秉承著“開創可持續發展的北極未來的領先國家”的理念。由于開發北極地區要受到北極周邊國家的限制,因此韓國更傾向于開展國際合作共同推進北極地區相關活動的開展。韓國在北極開發方面凸顯了北極地區開拓商機的重要性,隨著北極航線的開拓與北極資源的開發,與之相關的北極地區旅游業的開發、破冰船及北極航運等相關產業商機浮現,同時韓國也將重心放在了環保型產業的開發上,注重綠色經濟的發展。最后韓國也力圖通過參與北極事務提升自己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擴大韓國自身在全世界的影響力,并且北極豐富的資源和能源,對資源匱乏的韓國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日本。日本參與北極航線的起步很早,從20世紀中葉就開始北極科研的歷程,因為在日本看來,北極事務關乎著國家切身利益。特殊的地理環境及北極國家的霸權條款使得日本在北冰洋的海上航行和飛躍上空的權利受到限制,從而使日本的北方領土安全受到威脅;同時,北極氣候變暖也會造成日本國內氣候的不穩定,所以說北極關乎日本的國家安全利益。日本是能源資源最大的進口國,并且正在尋求經濟發展的新契機,而北極地區蘊藏的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將在很大程度上保證日本的能源供給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動力。作為島國,漁業捕撈也是日本重要經濟來源之一。北極寒帶海洋生物豐富,對于日本的漁業發展至關重要。如果兩條北極航道能夠實現通航的話,日本海就會成為繁忙的水道,位于日本海的各大港口都將獲得重大利益,同時日本到西歐的貿易運輸距離將大大縮短,運輸成本將大大降低,必然推動日本經濟貿易。當然,日本在北極地區還擁有科學研究、實地勘測,由此全面啟動了對北極的研究。在國內,政府整合北極管理部門,成立北極工作組,提高日本在北極的存在感。在科研領域,專業的機構與學者長期致力于北極地區的勘察探測和科學實驗工作,積極組織和參加北極國際科研合作與學術會議,取得了一定的研究和勘探成果;資源勘探開發領域,政府鼓勵企業財團參與北極地區的油氣、礦產開發項目,等等。現有的日本的北極研究強調以經濟利益為中心,強化北極國際合作與“北極外交”,重視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主張國際多邊治理。
綜上所述,都分別從不同的政策和戰略對北極航線展開不同分析,但從長遠的眼光,想要東北亞地區快速蓬勃地發展,合作是必然趨勢,以上觀點證明中日韓在北極航線的開發問題上,攜手合作的效益遠遠大于各行其是,自立陣營;并且北極航線對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仍然具有很大發展潛力和進步的空間。
三、北極航線對東北亞經濟合作的影響
針對北極航線的開發,促使以中日韓為主的東北亞國家各自出臺各項政策,從此可見北極航線的開發對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具有一定的影響。
(一)有利影響。(1)借助北極航線推動東北亞國際航線的多元化,緩解原海上航線的運輸壓力。有助于加快東北亞貨物運輸流轉的速度,節約時間成本;(2)參與北極能源與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實現東北亞國家能源進口多元化;(3)削減北極權益爭奪給東北亞軍事安全帶來的風險;(4)促進生態經濟的發展,北極航線的開發有利于促進東北亞地區綠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5)建立多元合作外交,深化合作,航線的開通更加有助于加強各國在經貿上與東北亞間的合作與聯系;(6)促進相關法律法規健全,北極不屬于任何一個國家,而北極地區的開發促進了相關法律的出臺以保障北極航線及北極相關資源的順利開發;(7)減少運輸成本,北極航線的開發大幅縮短了東北亞地區到達北歐和北美洲的距離。
(二)不利影響。(1)東北亞經濟合作模式發生變化,北極航線的開發縮短了部分地區間的距離,促進地區間合作多元化的同時,強強聯合不利于經濟較弱的國家發展;(2)戰略通道受阻礙,部分國家將臨近本國的航道視為自己的海域來管轄,會使通航加大難度;(3)能源與資源爭奪加劇,東北亞地區部分國家能源資源依賴進口,北極地區能源資源豐富,會使能源資源爭奪愈演愈烈,出現能源爭奪戰,不利于東北亞經濟的良性發展;(4)原著居民遷移問題,北極航線的開發涉及航線沿岸的土著居民遷移問題,遷移過程中產生的遷移費用、遷移居民安置問題涉及當地安全穩定問題,對經濟穩定發展也有一定的挑戰。
四、結論
北極航線開通,東北亞區域最大的受益國是中日韓三國。北極航線的開發使各國的經濟、政治等都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對東北亞區域來講更是迎來了一個發展的新階段,因此在保持東北亞區域合作的同時更應合作出臺新的政策以保持東北亞經濟區域合作的良好發展態勢,應對來自各方的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