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發展要擺脫路徑依賴,主動轉型突破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8-05 點擊:次
順義位于北京市東北郊,土地總面積1021平方公里,平原面積占95.7%,素有“京郊糧倉”的美譽。改革開放之初,順義所擁有的工業項目也多是農業加工項目。難能可貴的是,順義人沒有小富即安,他們主動從農業大區向工業強區轉型,又從工業強區向高精尖產業集聚區轉型。順義人這樣形容轉型升級的感受:“以前市中心來了人,我們認為人家是北京來的,現在我們認為自己就是北京的一部分。”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道格拉斯·諾斯提出,路徑依賴是指人類社會中的技術演進或制度變遷均有類似于物理學中的慣性,一旦進入某一路徑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一旦人們做了某種選擇,就好比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慣性的力量會使這一選擇不斷自我強化,輕易走不出去。順義區的兩次轉型升級都是提早布局、主動而為、打破路徑依賴之舉。
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著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類似路徑依賴現象。以區域經濟發展為例,在特定時期、特定階段,由于內外部條件良好,經濟發展順風順水,對傳統經濟發展方式形成路徑依賴,久而久之,如果不及早謀劃、主動轉型,一旦外部環境發生改變、內部增長條件不再具備,那么區域經濟發展就會面臨瓶頸、遭遇困難。比如,東北和中西部地區一些資源型城市,目前經濟比較困難,與長期以來對單一的資源型經濟發展方式所形成的路徑依賴不無關系。
擺脫路徑依賴,涉及發展理念的更新、利益格局的調整、產業結構的升級等一系列問題,這一過程必然會產生陣痛,甚至可能影響短期經濟發展。因此,擺脫路徑依賴行難知也難。
北京臨空經濟核心區管委會主任張愛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剛開始我們的思路也跟不上,發展形勢良好,工作方法輕車熟路,轉型往哪個方向轉?怎么轉?”
擺脫路徑依賴需要解放思想、拓寬眼界。正是順義區提出的臨空經濟核心區要有核心功能、核心產業、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力,讓干部群眾有了方向;正是看到了首都機場“一場多區”的空間布局,才有了發揮臨空經濟示范作用,建設臨空產業分園的規劃;正是看到了與兄弟區縣的協同發展、與天津及河北縣市區協同發展,才有了功能承接與梯度轉移的產業雙向進出途徑。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是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有陣痛,也屬不可避免,越是提早布局,就越能掌握主動權。因此,要用歷史發展的眼光看待區域經濟發展,對傳統的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不能過于依賴,不能指望眼前的好飯能一直吃下去。
順義的兩次轉型已經品嘗到早動手、早主動的甜頭。以國有企業改革為例,由于提前認清形勢,順義的國有企業轉型升級總是快人一步,國有資產自改革開放以來沒有流失減少過,這種情況在全國也屬罕見。
擺脫路徑依賴,尋找新的發展方式,必須突破既有思維方式和利益格局的束縛,敢于自我革命,為資源優化配置找到更合理的方式。在第二次轉型升級過程中,順義區通過功能區的整合調整,重新配置區域內的發展資源,既優化了格局又擴展了空間,集聚了發展優勢,為功能區實現更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常態下有新環境、新問題、新要求。要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就要主動打破對不合時宜的傳統增長方式的路徑依賴,從不合時宜的思維定勢、固有模式中解放出來,只有這樣,才能把握發展先機,為未來經濟發展贏得空間。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改革關頭勇者勝。主動轉型升級、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需要以新的發展理念、思維方式來擺脫路徑依賴,順義區的經驗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