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產業規劃應該怎么做?
未來產業規劃應該怎么做?
來源:未知 日期:2019-08-08 點擊:次
在新時代,中國經濟的產業發展邏輯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高質量發展取代高速增長成為新的時代發展命題,中國經濟無論從規模、速度還是創新能力上,都與過去有了很大的不同。
比如,許多新興的產業,國際上根本沒有過,這就導致基本上沒法找到案例進行借鑒;而很多的龍頭企業,尤其是跨國企業,在新一輪國際產業創新潮流中,正處于衰退甚至倒閉的邊緣,這就使得原來中國產業,尤其是內地某些園區依托龍頭企業擴張的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
因此,未來的產業規劃,必須緊密結合新時代的發展需求,做出好用、管用、實用的規劃。本文將從“新時代的產業邏輯”與“新時代的規劃邏輯”兩個層面探討新時代的產業規劃理念和方法。
01
1突破與革命
當前,全世界正處于產業新一輪變革的時代,而中國正成為這一新變革的重要引領者之一。一方面,從全世界來看,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生物科技、量子科技、可控核聚變等產業正處在突破的前沿,未來如同曾經的蒸汽機、發電機、計算機等一樣,將深刻影響這個時代。
2025年最可能的核心變革
1.可植入技術
2.數字化身份
3.視覺交互
4.可穿戴設備聯網
5.普適計算
6.便攜式超級計算機
7.無線存儲
8.萬物互聯
9.數字化家庭
10.智慧城市
11.大數據決策
12.無人駕駛汽車
13.人工智能決策
14.機械人服務
15.區塊鏈
16.共享經濟
17.3D打印制造業
18.3D生物打造
19.定制人類
20.神經科技
另一方面,從中國國內來看,以中國制造2025為代表,中國目前努力的方向和產業發展的重點,正是瞄準著通訊技術、航空航天、集成電路、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發達國家技術的核心領域進行突破和攻堅。
產業領域 | 發展評價 | 代表企業 |
通訊技術 |
新一代通信領域5G領域已領先美國 |
華為 |
集成電路 |
自主化道路與進口替代正在發展 |
海思 |
新能源 | 太陽能發電和照明均處于世界同一水平 | 三安光電 |
高端裝備 | 有差距,但國產正在逐步取代進口 | 深圳匯川 |
交通設備 |
軌道交通設施已國際領先,航空航天及海洋還有差距 |
中國中車 |
新材料 |
電子化學、鋰電池、金屬及纖維等材料發展迅速 |
寧德時代 |
生物醫藥 | 差距大,國內正處于原始階段 | 恒瑞 |
對于產業規劃而言,選擇這些創新和前瞻產業面臨著兩難的抉擇。
一方面,聚焦這些新興產業領域,能夠獲得國家和上級政府在政策、土地以及金融等多方面支持,贏得未來;
一方面,這些領域屬于高精尖領域,對于許多地方,尤其是非沿海發達地區城市,無論在企業選擇、人才基礎乃至產品推廣都面臨前所未有的難度。
2
共享與融合
這幾年產業發展的重點,逐步從食品、服裝、家電、汽車、住宅為核心的個人消費品市場,轉向以高端交通設備、智慧市政設施、國防安全設備等為核心的公共品領域。而在個人消費品市場上。
這就意味著,未來的產業規劃中:
一方面對于新建個人產品,如私人汽車、家電、私人住宅等的需求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
但另一方面,由于公共品的復雜性,比如大飛機、軌道交通設施、航天衛星等,在某一城市或區域完全建立自給自足的產業鏈配套思路已經不適用了,而更應該針對這些領域突出生產更具市場競爭力的爆款優勢產品或零部件,打造模塊化產業集群。
3
區域與全球
國家密集的提出了一系列城市圈的發展口號。
從沿海三大成熟型都市圈來看,以前更加強調開放性,面向世界市場;而未來更加強調的是區域融合,共同構建世界級城市群。目前制定了一系列,諸如雄安新區、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戰略。
對于其他大都市圈來說,其核心都是以省會和特大城市為核心,以前更加強調作為區域中心,未來更加強調在全球體系中的地位。
4
生態與人文
新時代是生態文明引領的新時代,意味著“生態”+“人文”正成為這個時代新的發展特征,即使是產業發展,也必須以這兩者為前提。
因此,我們會看到近年來無論是環保督查、社保改革,都對許多企業的發展產生了致命影響,許多企業甚至因此瀕臨倒閉。其本質,就是中國低環境成本、低勞動力成本的舊發展模式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國家實操層面上,都宣告終結。
近年來,生態環保和健康科技已經成為十萬億級的市場,無論是新能源、節能環保設備還是健康醫療產業發展勢頭都非常迅猛。舉個例子,在環境治理領域,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恢復植被面積最多的國家。未來,生態產業及環境效益,將成為產業規劃的重要環節。
02
新時代的產業規劃理念
戰略
區位
產業
動力
環境
制度
01
戰略
從短線操作到價值投資
有幾個城市的例子,最為顯著。
一是杭州。杭州的崛起,跟阿里巴巴密不可分。幾乎是一個企業改變了一座城市。通過杭州政府的鼎力支持,才獲得了巨額的發展空間。
二是重慶。當年重慶為了打造電子信息產業鏈,集巨資引入京東方。但與重慶筆記本產業所配套8.5代液晶面板產業線,需要300多億人民幣,京東方顯然資金不足。
三是貴陽。貴陽市在分析自身條件以后,認為自己是發展大數據產業最適宜的地區。因此,一方面,大力招商華為、蘋果等互聯網巨頭企業落戶大數據中心,一方面積極申請政策,比如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國家大數據論壇、基金及交易所落地。
而在新的產業形勢下,企業擴張的需求和速度在放緩,國家對于債務融資控制更為嚴格。這時候的核心應該是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前沿產業和企業進行布局,通過持續不斷的政策、金融、土地、人才等要素投入,獲得回報。
01
區位
從地理區位到“網絡區位”
規劃最看重的要素之一就是區位優勢,然而未來產業發展爭奪的主戰場將不僅僅是有形的自然地理世界,更重要的是無形的網絡世界。
只要在全球的產業生態網絡中,具有價值,不可替代,那么企業的規模將不再重要,同地區的所謂產業競爭在全球層面也顯得沒那么重要,這也是日本、德國各類規模不大的特色小鎮、中小企業得以名震全球的原因,也是中國從產業園區走向特色小鎮時代需要學習和借鑒的。
01
產業
從物質驅動到“數字驅動”
在未來的產業規劃中,“數字經濟”無疑將成為產業規劃的最核心內容之一。
一方面在需要通過內部的產業物聯網和外部產業互聯網,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和深度學習等技術實現園區服務、生產管理、研發創新、產業金融、供應鏈服務、產品營銷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將一切生產活動變成數據,實現“產業數字化”;
一方面在傳統制造業、服務業之外,依據自身條件大力培育數字資源制造、數字創意等基于互聯網和數字技術的新產業類型,強化對于已有數據的分析和利用,實現“數字產業化”。
01
動力
從財富優先到人才優先
“21世紀什么最貴,人才”。在新的時代里,尤其是創新型產業領域,無疑人才成為體現競爭力最核心的要素,也是產業發展最重要的內容。
各地政府、園區都認識到這一點,因此近些年來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搶人運動,送錢、送房、送戶口等各類人才政策層出不窮。
當然也應該“不求所有,但為所用”的思維。與其花巨資把北京、上海的人才全部引到內地,還不如內地企業和園區在上海、北京,乃至全球頂尖城市建設研發和服務中心,讓他們在熟悉的地方為內地企業服務。
01
環境
從底層思維到品牌思維
無疑,過去的環境是以環保的最底線為前提,就是滿足環保的最基礎要求,甚至在缺失監管的情況下有意無意去挑戰和突破底線,因此帶來了一系列環境問題。
而在生態文明時代的產業規劃和建設中,一方面要看到,環境產業本身所蘊含的巨大產業機會和能量;另一方面需要將城市及產業園區環境本身,作為吸引企業、吸引投資、吸引人才的重要舉措。
在長三角地區,曾經依托新加坡先進理念規劃的蘇州工業園區成為園區品質的代表,吸引了一批國際頂尖企業入駐。而如今,即使是各縣、鎮自行開發的園區,都將環境品質放在了第一位,以期望吸引以上海為代表的頂級城市輻射出的國際級人才,發展前瞻性產業。
01
制度
從各司其職到多規合一
隨著國家大部制改革的進行,“多規合一”也將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這也是擺脫傳統產業規劃無用論的重要手段。
實際上,如果產業規劃不能與城市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相融合,產業規劃就將成為無水之源,根本無法落地;而產業規劃如果不能轉換成發改委系統的具體建設項目,產業規劃根本就無法實施。
除此之外,無論是環保規劃、交通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規劃還是人口規劃、教育設施規劃等,對于產業規劃的影響都將比以往更為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