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永久无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園區規劃 >

中國智慧園區規劃面臨的問題與發展戰略分析報告

中國智慧園區規劃面臨的問題與發展戰略分析報告

來源:未知 日期:2020-01-07 點擊:

一、 智慧園區概況
 
1. 智慧園區定義
 
智慧城市這一先行概念的引導之下,“智慧園區”的理念也進入了公眾的視野。智慧園區普遍被認為是在開發區的空間區域內,按照科學發展的理念,融合應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空間地理信息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通過檢測、分析、集成和響應等方式綜合運用園區內外的數據和資源,實現園區管理信息化、信息傳遞即時化、基礎設施智能化、公共服務便捷化、產業發展現代化、社會治理精細化等,以提高園區產業集聚能力、企業競爭力,以園區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先進園區發展模式和理念。
 
2. 智慧園區特征
 
產業研究院智慧園區研究小組認為,當下的智慧園區具有以下特征:
 
(1) 以人為本
 
技術只是手段,智慧園區建設的根本以人的需求作為出發點。以技術提升人的工作和生活品質,以個體推動社會進步,實現面向未來的數字包容,讓園區與人能夠更好地和諧統一。
 
(2) 高速互聯
 
隨著光纖網絡、無線網絡、4G移動網絡的廣泛應用和5G移動網絡建設的逐步推進,園區內的各類主體正在無縫連接起來。每個節點間的數據傳輸效率正在飛速提升,共同創造了在園區內任何地方都能夠信息共享、協同聯動的環境。
 
(3) 產城融合
 
隨著園區發展的不斷迭代,借助上智慧化解決方案的園區將不再是單一功能的園區,而是向一個集產業發展、科學研究、居民生活等于一體的城市綜合功能集聚區轉變。智慧園區在逐步地消除人們學習、工作、生活之間的邊界,讓一切更自然地有機融合。
 
3. 智慧園區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國家級高新區經開區的數量呈現穩步增長的趨勢。產業研究院智慧園區研究小組認為,國內的園區正在經歷從傳統的工業園區向新區過渡。由單一園區向綜合園區發展的趨勢。尤其是經開區高新區通過產業結構升級和服務內容升級,打造多產業融合和社會服務聚集的綜合性園區,并逐步向智慧化新區方向發展。
 
隨著各地智慧園區建設風生水起,中國智慧園區建設已經在地域分布及建設模式上取得了一定的特色。從區域分布來看,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依托其雄厚的工業基礎,成為全國智慧園區建設的聚集區;中部沿江地區借助沿江城市群的聯動發展勢頭,大力開展智慧園區建設;西部地區依托各園區特色,也在智慧園區的建設中追趕中東部地區。目前基本形成“東部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聯動、西部特色發展”的空間格局。
 
二、 智慧園區建設路徑
 
1. 智慧園區建設架構
 
智慧園區的技術架構體系是由多個子系統構成的互聯互通的整體系統,主要由感知層、網絡層、數據平臺層、應用服務層四個層級構成,以及完善的標準體系。由感知層感應采集信息,通過網絡層進行數據的傳導,在數據平臺層進行數據集中處理,至應用服務層實現相應目標,再由展示層進行呈現,完成人機交互。
 
(1) 感知層
 
感知層是園區數據采集和自動化控制層,是園區的感官神經,包括環境監控系統、智能交通系統、安防控制系統、樓宇控制系統等,以傳感網、物聯網等現代技術為主體,對園區基礎設施、環境、建筑、安全等基礎信息的感知和監測,識別物體、采集信息。
 
(2) 網絡層
 
網絡層主要涉及的是園區智慧功能的基礎設施,由覆蓋園區的通信網、物聯網和互聯網融合構成,透過這張高度融合的網絡實現各類信息的高速、安全、廣泛傳遞。
 
(3) 數據平臺層
 
數據平臺層是智慧園區數據集中存儲和處理層,具有大容量、高性能、高密度等特點。由感知層與網絡層所采集獲取的信息數據,通過數據中心、云計算平臺等進行整合處理,實現信息資源的靈活高效運用與調度。
 
(4) 應用層
 
應用層是園區信息服務提供層,涵蓋園區各個領域的綜合應用體系。基于對大量、高質數據的深層分析和價值挖掘,對政府、企業和居民提供精準、個性的服務。
 
(5) 展示層
 
資料來源:產業研究院整理
2. 智慧園區關鍵技術
 
(1) 物聯網
 
物聯網(IoT, Internet of Things),顧名思義,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通過現代通信技術、射頻識別技術(RFID)、全球定位系統、紅外線傳感器等多種信息傳感設備,實時采集任何需要連接、互動的物體或過程等信息,與互聯網結合建設一個超大規模的智能化網絡系統,在智慧園區中實現物與物、物與人與網絡的連接,便于園區識別信息、管理與控制。利用物聯網開放性的特點,從根本上解決“信息孤島”問題。
 
(2) 云計算
 
云計算作為分布式計算、網絡存儲、虛擬化、負載均衡等融合的產物,按需提供動態擴展的計算和存儲資源,具有高性能、虛擬化、動態性、擴展性、靈活性等特點,恰好滿足智慧園區業務創新、快速部署的要求,在實現數據共享、打破“信息孤島”、整合重用資源等方面具有天然優勢。
 
(3) 大數據
 
智慧園區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主要體現在為園區提供大數據平臺和工具,在云平臺上集成了園區管理和服務相關的各個系統,挖掘并聚集了海量的數據。大數據中心作為智慧園區的基礎設施,是園區智慧的基礎,對園區有效、高效的決策和服務提供支持。
 
(4) 信息安全
 
安全是任何信息系統的前提,園區作為一個開放性場所,高度集中的信息以及開放性的網絡技術與協議,使園區網絡存在各類安全隱患。因此,要在信息采集、數據傳輸與存儲、信息處理和應用服務等方面建立全方位的安全管控體系,如加強系統本身防御能力、防范黑客攻擊、網絡病毒等。
 
3. 智慧園區應用場景
 
資料來源: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 智慧園區調研發現
 
為更好地了解目前國內園區智慧化建設現狀,相關軟硬件需求,智慧化工作中的痛點等問題,智慧園區研究團隊走訪調研了珠三角區域有突出代表性的5家國家級高新區、經開區,與園區管委會職能部門負責人進行了深入探討,獲得了許多珍貴的信息。
 
1. 管理架構
 
根據產業研究院智慧園區研究小組調研反饋的信息,目前國內的園區主要由管委會來行使園區的管理職能,財政獨立。其中多數為“建設主導型”園區,即管委會類似于區政府的角色,統籌管理管轄區內的經濟發展和社會事務(模式A);另外一些則是“建設主導型”園區,例如某園區采取“一區N園”管理模式,管委會不直接經營實體園區,而是主要負責統籌規劃區建設,對下屬園區進行業務指導及產業規劃,社會管理職能交還各區/鎮政府,做到了與區政府之間的相互獨立(模式B)。雖然目前國內仍然是“建設主導型”園區為主,但長期來看,“非建設主導型”是園區發展新的趨勢。這種模式下,管委會與政府之間的權責更加明確清晰,有利于發揮各自優勢,使管委會專注于園區招商、產業規劃、企業服務等工作,助力園區經濟發展。
 
資料來源:產業研究院整理
2. 智慧化建設需求
 
各園區對于智慧化建設的需求還是很廣泛的。產業研究院智慧園區研究小組發現,從管委會的層面,各園區共性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統一的數據平臺,政務服務平臺、可視化智慧平臺等平臺和基礎設施建設,某些園區管委會還根據自身特點,提到了虛擬園區遠程管理、政策庫、高企畫像、人才畫像、知識產權整合、自動化改造、產業地圖等方面的需求。企業的智慧化需求,如云服務、智慧停車、智慧辦公等,一般是通過市場化的手段自行解決,不會反饋到管委會。
 
3. 智慧化工作存在的問題
 
雖然各園區目前都在積極推進智慧園區建設,但是也在不同程度上遇到了些許障礙。產業研究院智慧園區研究小組認為,當下智慧園區建設主要存在三大問題:一是目前智慧園區缺乏頂層設計——多數園區沒有專門的部門統籌規劃和實施智慧化建設工作,預算也多是由職能局提出相關需求后再上報待批。二是受限于基礎設施、居民分布等自然原因。比如某園區提到,其轄區內多為工業企業,居民以產業工人為主,居住分散,不方便統一進行智慧化管理及提供服務;另一園區因為發展歷史悠久,目前園區基礎設施老舊且交通、商業等配套薄弱,改造工作難度很大。三是難以克服信息獲取的壁壘。園區管委會重點需求的數據包括產業數據、企業經營數據、園區數據和行政數據等。在企業數據的獲取中,有些園區遇到企業不配合的情況,尤其是外企對于開放數據通常非常謹慎。而行政數據通常散布在不同的職能部門,涉及到審批權限的問題。
 
4. 園區招商
 
產業研究院智慧園區研究小組調研發現,園區招商目前還是以傳統招商模式為主。各園區因地制宜在模式上會有一些自身的特色。比如,某園區政府層面只負責出讓土地,會完善供水、供電、通信基站等基礎設施,由入駐企業自行興建廠房、大樓,并根據自身需求完善其他軟硬件設施。不過管委會會對入園企業智慧化水平設置門檻。還有園區實行“大招商”模式,即全區各部門配專職的招商人員,項目不局限于在自己區域內落地。在招商目標方面,各園區幾乎都在對標戰略性新興產業,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這也反映了我國正在積極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實施產業轉型升級的大宏觀背景。
 
5. 細分場景示例
 
由于此次調研的樣本均為珠三角地區乃至全國范圍內排名前列的園區,目前已經有很多已落地或規劃建設中的智慧化應用項目。本文將列舉其中有代表性的優秀項目。
 
統一信息平臺:
 
某園區委托廣州杰賽建設了企業綜合服務平臺,它可以根據企業的基本信息,制定企業畫像,針對性地向企業推送信息和服務;某園區與聯通公司合作了工業互聯網,利用八爪魚獲取和存儲企業數據,再通過數據處理對資源有效匹配;某園區建設了為配合特殊監管區內海關監管的輔助信息平臺。
 
公有云:
 
目前最主要模式是當地政府與三大運營商合作建立IDC;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也會選擇自建云;還有相當比例的企業在市場上自行購買云托管服務。
 
大數據:
 
多數園區在大數據平臺建設方面進展不大,但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一是整合園區數據,做成可視化平臺,方便決策和管理,二是通過政策大數據來了解其他國家級高新區政策制定的情況,以此與自身進行比對。
 
5G通信:
 
有很多園區已經著手布局5G建設,有某園區進行了5G試點申請,某園區已經談好基站選址;某園區認為5G目前還缺乏實際的應用場景。
 
孵化平臺:
 
目前主要模式為(1)官方孵化平臺,比如某園區的留學生創業園;(2)機構與園區合作成立公司,某園區的部分孵化器采用這種模式;(3)民營孵化器,如某園區委托香江集團運營管理的孵化平臺,另一園區有19個孵化器在運營,也多是這種模式。
 
科技金融:
 
某園區與中國電信合作的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在線上對接金融服務提供方與融資方;華南技術轉移中心,旨在為企業間技術、知識產權提供中介服務。另外,各地銀行和金融機構一般會給予科技型企業特殊的金融優惠產品和政策。
 
人臉識別系統:
 
云從科技布局了某園區政府辦公區域的人臉識別系統,應用在出入門禁、員工餐廳的出入和消費、會議報到等場景。
 
云視頻會議:
 
某園區新建的一套云視頻會議系統,包括一個主會場和9個分會場,軟硬件總造價600多萬元,主要應用在區級別的會議和與下屬鎮街進行的上下級聯動會議。
 
健康產業地圖:
 
某園區健康產業基地委托火石創造開發了基地的健康產業地圖項目,目的是了解健康醫藥產業在行業中的地位、優勢、不足等,以方便進行產業監測和識別企業發展階段。針對不同的發展階段,給予其差異化的政策和服務。
 
智慧停車場:
 
所調研園區中還未發現智慧停車場的應用,有些是基于停車位比較充足,沒有切實需求,大多數情況是有停車需求的企業會自行建設,不會反饋到園區管委會。
 
四、 智慧園區的發展
 
1. 智慧園區發展戰略
 
在產業研究院項目咨詢總監黃錫明看來,智慧園區未來的發展必須緊密圍繞園區內各主體的需求和園區的發展目標。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產業目標
 
園區發展的目標是實現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發展,發揮產業集群在范圍、速度和規模等方面的經濟性。要充分發揮智慧園區在提升園區管理和資源整合方面效率的能力,實現優質的產業集群。
 
(2) 科技目標
 
智慧園區的科技目標是打造區域科技創新網絡系統,做到區域內人、物、信息的全面感知和互聯互通。推動技術流、人才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等科技創新資源在園區內高效流動,同時為園區內眾多科技企業提供應用示范的平臺。
 
(3) 教育目標
 
創新是智慧園區的核心驅動力,人才是重要的創新主體,因此園區需要有能力培養和吸引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智慧園區為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空間,而人才又促進了園區的創新和發展,這種良性的融合為園區競爭力的持續提升創造了條件。
 
(4) 管理目標
 
智慧園區的管理目標是構建以人為本的合作型治理網絡體系,使政府、企業和公眾等主體共同參與園區治理。智慧園區中便捷的信息流通和創新的發展使得園區管理更加透明、有效,從而為企業和公眾提供更加充分的信息,以積極影響他們的活動決策。
 
(5) 人居目標
 
智慧化是園區建設的手段,而園區的根本是以人為本。在兼顧產業發展的同時,創造出適宜的人居環境,讓人可以享受在園區內的工作和生活是智慧園區建設首要考慮的問題。適宜的人居環境包括良好的生態環境,濃厚的人文氣息,公正的法治環境等。透過智慧化手段,集約利用資源,激勵創新文化,最終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以人為本的園區發展模式。
 
2. 智慧園區發展機遇
 
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在國家宏觀政策引導,疊加園區發展趨勢的雙重因素影響下,未來我國園區智慧化建設需求會繼續高速增長。目前,各地不同類型的園區根據自身的發展定位與市場競爭情況制定了各自的發展規劃,也在加強園區智慧化的建設投資力度。以信息化建設為例,園區信息化費用所占比重約園區投資開發成本的為10%-15%,2018年,全國園區信息化市場規模已增2688億元左右。
 
 
信息基礎設施與電子政務依然是新建智慧園區建設的重點。智慧園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沿著“寬帶、融合、泛在、安全”的方向,不斷夯實寬帶網絡建設;加快建設面向家庭用戶的社會信息服務網絡,建立惠及人人的電子政務平臺和公共服務體系。
 
智慧園區的目光將逐步從信息化基礎建設轉向智慧建設與智慧產業的互動發展。一方面,智慧園區將會朝向創新化、生態化發展,融入高效、低碳管理理念,將新的技術和手段應用在園區創新管理。另一方面,智慧園區建設將與園區產業規劃協調統一,更多引入新興智慧產業,逐步形成“智慧制造”到“智慧服務”全鏈條的園區產業格局。
 
智慧園區管理與城市化管理進一步融合。產業園區透過核心和關聯產業的聚集、人才和知識聚集,達到規模效應,以促進生產力提升。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縮影,智慧園區的建設體系將高度融合到智慧城市的體系中,提升城市智慧綜合感,以進一步提升園區乃至城市的區域競爭力。
 
3. 智慧園區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1) 缺乏頂層設計
 
雖然從政府到企業都意識到了智慧型園區是今后園區發展的必然趨勢,就目前來說有關智慧園區建設的政策和制度都缺乏頂層設計方案和確定的組織結構。各級政府沒有設立于智慧化建設相關的職能部門,導致智慧化項目的建設缺乏集中地統籌和規劃。
 
(2) 多方協作意識和能力有待加強
 
(3) 對“智慧”內涵理解不夠深入,有其表而無其理
 
很多園區智慧化建設存在一個誤區,安裝很多攝像頭,把數據上傳云端,卻缺乏足夠的意識和能力對收集上來的數據進行整合和處理,導致大量攝像頭處在無人監察狀態,并且傳感器和探頭的后端報警機制比較空白,無法及時準確對危險狀況預警,對園區安全防護反而帶來負面影響。
 
五、智慧園區規劃思路
 
產業研究院認為,傳統園區在往智慧化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大數據、物聯網與人工智能的最新發展趨勢,以智能工廠、智慧物流等智能制造的新生產方式提升原有傳統產業發展模式,以智慧政務、智能安防等提升政府服務和管理園區的能力,以智能一卡通、智慧醫療等方式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性,以多維度提升園區綜合競爭力和群眾生活幸福感。智慧園區規劃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核心要點展開:
 
1. 總體目標
 
全面分析園區內外部發展環境。綜合考慮園區自身特點和需求,發展的優勢、劣勢、機遇與挑戰,并結合國內外相關的先進案例和經驗,明確園區智慧化建設總體目標、產業體系、市場定位、形象定位等,并制定目標考核體系。
 
2. 智慧化細分場景規劃
 
根據園區不同的產業發展、空間布局、資源分布等方面的特點,對園區進行重點深入研究,根據智慧園區建設總體目標,明確智慧化建設細分場景、技術環節、軟硬件采購需求及建設方案。
 
3. 空間布局建議
 
遵循以人為本的根本理念,結合產業功能與產城融合的要求來合理布局各類智慧化建設項目,在集約利用資金、土地和時間等資源的基礎上,使智慧化項目對園區的收益最大化。
 
4. 保障措施建議
 
政府通過人才、技術、資金、組織管理等方面配套服務來保障智慧園區建設有序進行。
 
智慧園區研究團隊:由多名3+2的知識結構復合型(暨3年的行業企業工作背景+2年的市場研究、法律、投行、投資、財務、金融、咨詢方面的背景)人才組成的團隊,團隊成員在產業規劃、園區規劃、政府課題研究方面有著豐富的從業經驗,對園區信息化及智慧園區建設有著深刻洞見,并且在與華為等企業合作的項目執行中,積累了豐富的智慧園區實戰經驗。
 
產業研究院智能制造產業規劃精品案例
 
1、廣東河源江東新區大數據產業園規劃項目
 
擬在江東新區內部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為核心的園中園,規劃打造“2+2” 產業格局,建設南山區兩中心(河源大數據中心、云計算中心),兩基地(大數據服務基地、大數據應用制造基地)。
 
 
2、清遠高新區——清新智能制造產業園
 
清新智能制造產業園主要打造汽車零部件、大數據、裝備制造和大健康四大產業,通過“智能制造”實現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園區以“土地集約化”為出發點,內部建筑以智能工廠、研發辦公大樓和部分生產配套為主,相關生活、商業和產業配套外部化,使園區產業與城市建設實現深度融合。
 
 
3、蘭州市西固區未來科技新城產業規劃
 
項目地位于蘭州市西固區,占地面積6500畝,是蘭州市副中心區,交通便利,區位條件優越。項目地周邊環繞大量科研院所以及本科學院,是蘭州科研資源集聚高地。項目通過匯聚國內外智慧產業領航者,形成西北智慧產業智源。延伸科教科創產業鏈的方式,將項目地打造為生態型未來城市示范區。
 
 
4、江蘇東部云谷智能智造園區項目
 
本項目將通過“先簽約,再建設”的模式,主要建設智能智造工廠、總部辦公、展示交易、倉儲物流和綜合配套五大功能區及配套設施,整合資源,實現3D打印/數控集裝/智能硬件(主要是智能家居產品)等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完整智慧產業鏈,將智能智造園區建成為一個集“展示、智造、交易、辦公、生活”為一體的園區,逐漸建設成為全球智慧產業創業者及生產者首選的智能智造生產基地。



 

主頁 > 新聞中心 > 園區規劃 >

中國智慧園區規劃面臨的問題與發展戰略分析報告

2020-01-07 來源:未知 點擊:

一、 智慧園區概況
 
1. 智慧園區定義
 
智慧城市這一先行概念的引導之下,“智慧園區”的理念也進入了公眾的視野。智慧園區普遍被認為是在開發區的空間區域內,按照科學發展的理念,融合應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空間地理信息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通過檢測、分析、集成和響應等方式綜合運用園區內外的數據和資源,實現園區管理信息化、信息傳遞即時化、基礎設施智能化、公共服務便捷化、產業發展現代化、社會治理精細化等,以提高園區產業集聚能力、企業競爭力,以園區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先進園區發展模式和理念。
 
2. 智慧園區特征
 
產業研究院智慧園區研究小組認為,當下的智慧園區具有以下特征:
 
(1) 以人為本
 
技術只是手段,智慧園區建設的根本以人的需求作為出發點。以技術提升人的工作和生活品質,以個體推動社會進步,實現面向未來的數字包容,讓園區與人能夠更好地和諧統一。
 
(2) 高速互聯
 
隨著光纖網絡、無線網絡、4G移動網絡的廣泛應用和5G移動網絡建設的逐步推進,園區內的各類主體正在無縫連接起來。每個節點間的數據傳輸效率正在飛速提升,共同創造了在園區內任何地方都能夠信息共享、協同聯動的環境。
 
(3) 產城融合
 
隨著園區發展的不斷迭代,借助上智慧化解決方案的園區將不再是單一功能的園區,而是向一個集產業發展、科學研究、居民生活等于一體的城市綜合功能集聚區轉變。智慧園區在逐步地消除人們學習、工作、生活之間的邊界,讓一切更自然地有機融合。
 
3. 智慧園區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國家級高新區經開區的數量呈現穩步增長的趨勢。產業研究院智慧園區研究小組認為,國內的園區正在經歷從傳統的工業園區向新區過渡。由單一園區向綜合園區發展的趨勢。尤其是經開區高新區通過產業結構升級和服務內容升級,打造多產業融合和社會服務聚集的綜合性園區,并逐步向智慧化新區方向發展。
 
隨著各地智慧園區建設風生水起,中國智慧園區建設已經在地域分布及建設模式上取得了一定的特色。從區域分布來看,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依托其雄厚的工業基礎,成為全國智慧園區建設的聚集區;中部沿江地區借助沿江城市群的聯動發展勢頭,大力開展智慧園區建設;西部地區依托各園區特色,也在智慧園區的建設中追趕中東部地區。目前基本形成“東部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聯動、西部特色發展”的空間格局。
 
二、 智慧園區建設路徑
 
1. 智慧園區建設架構
 
智慧園區的技術架構體系是由多個子系統構成的互聯互通的整體系統,主要由感知層、網絡層、數據平臺層、應用服務層四個層級構成,以及完善的標準體系。由感知層感應采集信息,通過網絡層進行數據的傳導,在數據平臺層進行數據集中處理,至應用服務層實現相應目標,再由展示層進行呈現,完成人機交互。
 
(1) 感知層
 
感知層是園區數據采集和自動化控制層,是園區的感官神經,包括環境監控系統、智能交通系統、安防控制系統、樓宇控制系統等,以傳感網、物聯網等現代技術為主體,對園區基礎設施、環境、建筑、安全等基礎信息的感知和監測,識別物體、采集信息。
 
(2) 網絡層
 
網絡層主要涉及的是園區智慧功能的基礎設施,由覆蓋園區的通信網、物聯網和互聯網融合構成,透過這張高度融合的網絡實現各類信息的高速、安全、廣泛傳遞。
 
(3) 數據平臺層
 
數據平臺層是智慧園區數據集中存儲和處理層,具有大容量、高性能、高密度等特點。由感知層與網絡層所采集獲取的信息數據,通過數據中心、云計算平臺等進行整合處理,實現信息資源的靈活高效運用與調度。
 
(4) 應用層
 
應用層是園區信息服務提供層,涵蓋園區各個領域的綜合應用體系。基于對大量、高質數據的深層分析和價值挖掘,對政府、企業和居民提供精準、個性的服務。
 
(5) 展示層
 
資料來源:產業研究院整理
2. 智慧園區關鍵技術
 
(1) 物聯網
 
物聯網(IoT, Internet of Things),顧名思義,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通過現代通信技術、射頻識別技術(RFID)、全球定位系統、紅外線傳感器等多種信息傳感設備,實時采集任何需要連接、互動的物體或過程等信息,與互聯網結合建設一個超大規模的智能化網絡系統,在智慧園區中實現物與物、物與人與網絡的連接,便于園區識別信息、管理與控制。利用物聯網開放性的特點,從根本上解決“信息孤島”問題。
 
(2) 云計算
 
云計算作為分布式計算、網絡存儲、虛擬化、負載均衡等融合的產物,按需提供動態擴展的計算和存儲資源,具有高性能、虛擬化、動態性、擴展性、靈活性等特點,恰好滿足智慧園區業務創新、快速部署的要求,在實現數據共享、打破“信息孤島”、整合重用資源等方面具有天然優勢。
 
(3) 大數據
 
智慧園區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主要體現在為園區提供大數據平臺和工具,在云平臺上集成了園區管理和服務相關的各個系統,挖掘并聚集了海量的數據。大數據中心作為智慧園區的基礎設施,是園區智慧的基礎,對園區有效、高效的決策和服務提供支持。
 
(4) 信息安全
 
安全是任何信息系統的前提,園區作為一個開放性場所,高度集中的信息以及開放性的網絡技術與協議,使園區網絡存在各類安全隱患。因此,要在信息采集、數據傳輸與存儲、信息處理和應用服務等方面建立全方位的安全管控體系,如加強系統本身防御能力、防范黑客攻擊、網絡病毒等。
 
3. 智慧園區應用場景
 
資料來源: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 智慧園區調研發現
 
為更好地了解目前國內園區智慧化建設現狀,相關軟硬件需求,智慧化工作中的痛點等問題,智慧園區研究團隊走訪調研了珠三角區域有突出代表性的5家國家級高新區、經開區,與園區管委會職能部門負責人進行了深入探討,獲得了許多珍貴的信息。
 
1. 管理架構
 
根據產業研究院智慧園區研究小組調研反饋的信息,目前國內的園區主要由管委會來行使園區的管理職能,財政獨立。其中多數為“建設主導型”園區,即管委會類似于區政府的角色,統籌管理管轄區內的經濟發展和社會事務(模式A);另外一些則是“建設主導型”園區,例如某園區采取“一區N園”管理模式,管委會不直接經營實體園區,而是主要負責統籌規劃區建設,對下屬園區進行業務指導及產業規劃,社會管理職能交還各區/鎮政府,做到了與區政府之間的相互獨立(模式B)。雖然目前國內仍然是“建設主導型”園區為主,但長期來看,“非建設主導型”是園區發展新的趨勢。這種模式下,管委會與政府之間的權責更加明確清晰,有利于發揮各自優勢,使管委會專注于園區招商、產業規劃、企業服務等工作,助力園區經濟發展。
 
資料來源:產業研究院整理
2. 智慧化建設需求
 
各園區對于智慧化建設的需求還是很廣泛的。產業研究院智慧園區研究小組發現,從管委會的層面,各園區共性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統一的數據平臺,政務服務平臺、可視化智慧平臺等平臺和基礎設施建設,某些園區管委會還根據自身特點,提到了虛擬園區遠程管理、政策庫、高企畫像、人才畫像、知識產權整合、自動化改造、產業地圖等方面的需求。企業的智慧化需求,如云服務、智慧停車、智慧辦公等,一般是通過市場化的手段自行解決,不會反饋到管委會。
 
3. 智慧化工作存在的問題
 
雖然各園區目前都在積極推進智慧園區建設,但是也在不同程度上遇到了些許障礙。產業研究院智慧園區研究小組認為,當下智慧園區建設主要存在三大問題:一是目前智慧園區缺乏頂層設計——多數園區沒有專門的部門統籌規劃和實施智慧化建設工作,預算也多是由職能局提出相關需求后再上報待批。二是受限于基礎設施、居民分布等自然原因。比如某園區提到,其轄區內多為工業企業,居民以產業工人為主,居住分散,不方便統一進行智慧化管理及提供服務;另一園區因為發展歷史悠久,目前園區基礎設施老舊且交通、商業等配套薄弱,改造工作難度很大。三是難以克服信息獲取的壁壘。園區管委會重點需求的數據包括產業數據、企業經營數據、園區數據和行政數據等。在企業數據的獲取中,有些園區遇到企業不配合的情況,尤其是外企對于開放數據通常非常謹慎。而行政數據通常散布在不同的職能部門,涉及到審批權限的問題。
 
4. 園區招商
 
產業研究院智慧園區研究小組調研發現,園區招商目前還是以傳統招商模式為主。各園區因地制宜在模式上會有一些自身的特色。比如,某園區政府層面只負責出讓土地,會完善供水、供電、通信基站等基礎設施,由入駐企業自行興建廠房、大樓,并根據自身需求完善其他軟硬件設施。不過管委會會對入園企業智慧化水平設置門檻。還有園區實行“大招商”模式,即全區各部門配專職的招商人員,項目不局限于在自己區域內落地。在招商目標方面,各園區幾乎都在對標戰略性新興產業,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這也反映了我國正在積極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實施產業轉型升級的大宏觀背景。
 
5. 細分場景示例
 
由于此次調研的樣本均為珠三角地區乃至全國范圍內排名前列的園區,目前已經有很多已落地或規劃建設中的智慧化應用項目。本文將列舉其中有代表性的優秀項目。
 
統一信息平臺:
 
某園區委托廣州杰賽建設了企業綜合服務平臺,它可以根據企業的基本信息,制定企業畫像,針對性地向企業推送信息和服務;某園區與聯通公司合作了工業互聯網,利用八爪魚獲取和存儲企業數據,再通過數據處理對資源有效匹配;某園區建設了為配合特殊監管區內海關監管的輔助信息平臺。
 
公有云:
 
目前最主要模式是當地政府與三大運營商合作建立IDC;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也會選擇自建云;還有相當比例的企業在市場上自行購買云托管服務。
 
大數據:
 
多數園區在大數據平臺建設方面進展不大,但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一是整合園區數據,做成可視化平臺,方便決策和管理,二是通過政策大數據來了解其他國家級高新區政策制定的情況,以此與自身進行比對。
 
5G通信:
 
有很多園區已經著手布局5G建設,有某園區進行了5G試點申請,某園區已經談好基站選址;某園區認為5G目前還缺乏實際的應用場景。
 
孵化平臺:
 
目前主要模式為(1)官方孵化平臺,比如某園區的留學生創業園;(2)機構與園區合作成立公司,某園區的部分孵化器采用這種模式;(3)民營孵化器,如某園區委托香江集團運營管理的孵化平臺,另一園區有19個孵化器在運營,也多是這種模式。
 
科技金融:
 
某園區與中國電信合作的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在線上對接金融服務提供方與融資方;華南技術轉移中心,旨在為企業間技術、知識產權提供中介服務。另外,各地銀行和金融機構一般會給予科技型企業特殊的金融優惠產品和政策。
 
人臉識別系統:
 
云從科技布局了某園區政府辦公區域的人臉識別系統,應用在出入門禁、員工餐廳的出入和消費、會議報到等場景。
 
云視頻會議:
 
某園區新建的一套云視頻會議系統,包括一個主會場和9個分會場,軟硬件總造價600多萬元,主要應用在區級別的會議和與下屬鎮街進行的上下級聯動會議。
 
健康產業地圖:
 
某園區健康產業基地委托火石創造開發了基地的健康產業地圖項目,目的是了解健康醫藥產業在行業中的地位、優勢、不足等,以方便進行產業監測和識別企業發展階段。針對不同的發展階段,給予其差異化的政策和服務。
 
智慧停車場:
 
所調研園區中還未發現智慧停車場的應用,有些是基于停車位比較充足,沒有切實需求,大多數情況是有停車需求的企業會自行建設,不會反饋到園區管委會。
 
四、 智慧園區的發展
 
1. 智慧園區發展戰略
 
在產業研究院項目咨詢總監黃錫明看來,智慧園區未來的發展必須緊密圍繞園區內各主體的需求和園區的發展目標。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產業目標
 
園區發展的目標是實現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發展,發揮產業集群在范圍、速度和規模等方面的經濟性。要充分發揮智慧園區在提升園區管理和資源整合方面效率的能力,實現優質的產業集群。
 
(2) 科技目標
 
智慧園區的科技目標是打造區域科技創新網絡系統,做到區域內人、物、信息的全面感知和互聯互通。推動技術流、人才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等科技創新資源在園區內高效流動,同時為園區內眾多科技企業提供應用示范的平臺。
 
(3) 教育目標
 
創新是智慧園區的核心驅動力,人才是重要的創新主體,因此園區需要有能力培養和吸引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智慧園區為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空間,而人才又促進了園區的創新和發展,這種良性的融合為園區競爭力的持續提升創造了條件。
 
(4) 管理目標
 
智慧園區的管理目標是構建以人為本的合作型治理網絡體系,使政府、企業和公眾等主體共同參與園區治理。智慧園區中便捷的信息流通和創新的發展使得園區管理更加透明、有效,從而為企業和公眾提供更加充分的信息,以積極影響他們的活動決策。
 
(5) 人居目標
 
智慧化是園區建設的手段,而園區的根本是以人為本。在兼顧產業發展的同時,創造出適宜的人居環境,讓人可以享受在園區內的工作和生活是智慧園區建設首要考慮的問題。適宜的人居環境包括良好的生態環境,濃厚的人文氣息,公正的法治環境等。透過智慧化手段,集約利用資源,激勵創新文化,最終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以人為本的園區發展模式。
 
2. 智慧園區發展機遇
 
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在國家宏觀政策引導,疊加園區發展趨勢的雙重因素影響下,未來我國園區智慧化建設需求會繼續高速增長。目前,各地不同類型的園區根據自身的發展定位與市場競爭情況制定了各自的發展規劃,也在加強園區智慧化的建設投資力度。以信息化建設為例,園區信息化費用所占比重約園區投資開發成本的為10%-15%,2018年,全國園區信息化市場規模已增2688億元左右。
 
 
信息基礎設施與電子政務依然是新建智慧園區建設的重點。智慧園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沿著“寬帶、融合、泛在、安全”的方向,不斷夯實寬帶網絡建設;加快建設面向家庭用戶的社會信息服務網絡,建立惠及人人的電子政務平臺和公共服務體系。
 
智慧園區的目光將逐步從信息化基礎建設轉向智慧建設與智慧產業的互動發展。一方面,智慧園區將會朝向創新化、生態化發展,融入高效、低碳管理理念,將新的技術和手段應用在園區創新管理。另一方面,智慧園區建設將與園區產業規劃協調統一,更多引入新興智慧產業,逐步形成“智慧制造”到“智慧服務”全鏈條的園區產業格局。
 
智慧園區管理與城市化管理進一步融合。產業園區透過核心和關聯產業的聚集、人才和知識聚集,達到規模效應,以促進生產力提升。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縮影,智慧園區的建設體系將高度融合到智慧城市的體系中,提升城市智慧綜合感,以進一步提升園區乃至城市的區域競爭力。
 
3. 智慧園區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1) 缺乏頂層設計
 
雖然從政府到企業都意識到了智慧型園區是今后園區發展的必然趨勢,就目前來說有關智慧園區建設的政策和制度都缺乏頂層設計方案和確定的組織結構。各級政府沒有設立于智慧化建設相關的職能部門,導致智慧化項目的建設缺乏集中地統籌和規劃。
 
(2) 多方協作意識和能力有待加強
 
(3) 對“智慧”內涵理解不夠深入,有其表而無其理
 
很多園區智慧化建設存在一個誤區,安裝很多攝像頭,把數據上傳云端,卻缺乏足夠的意識和能力對收集上來的數據進行整合和處理,導致大量攝像頭處在無人監察狀態,并且傳感器和探頭的后端報警機制比較空白,無法及時準確對危險狀況預警,對園區安全防護反而帶來負面影響。
 
五、智慧園區規劃思路
 
產業研究院認為,傳統園區在往智慧化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大數據、物聯網與人工智能的最新發展趨勢,以智能工廠、智慧物流等智能制造的新生產方式提升原有傳統產業發展模式,以智慧政務、智能安防等提升政府服務和管理園區的能力,以智能一卡通、智慧醫療等方式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性,以多維度提升園區綜合競爭力和群眾生活幸福感。智慧園區規劃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核心要點展開:
 
1. 總體目標
 
全面分析園區內外部發展環境。綜合考慮園區自身特點和需求,發展的優勢、劣勢、機遇與挑戰,并結合國內外相關的先進案例和經驗,明確園區智慧化建設總體目標、產業體系、市場定位、形象定位等,并制定目標考核體系。
 
2. 智慧化細分場景規劃
 
根據園區不同的產業發展、空間布局、資源分布等方面的特點,對園區進行重點深入研究,根據智慧園區建設總體目標,明確智慧化建設細分場景、技術環節、軟硬件采購需求及建設方案。
 
3. 空間布局建議
 
遵循以人為本的根本理念,結合產業功能與產城融合的要求來合理布局各類智慧化建設項目,在集約利用資金、土地和時間等資源的基礎上,使智慧化項目對園區的收益最大化。
 
4. 保障措施建議
 
政府通過人才、技術、資金、組織管理等方面配套服務來保障智慧園區建設有序進行。
 
智慧園區研究團隊:由多名3+2的知識結構復合型(暨3年的行業企業工作背景+2年的市場研究、法律、投行、投資、財務、金融、咨詢方面的背景)人才組成的團隊,團隊成員在產業規劃、園區規劃、政府課題研究方面有著豐富的從業經驗,對園區信息化及智慧園區建設有著深刻洞見,并且在與華為等企業合作的項目執行中,積累了豐富的智慧園區實戰經驗。
 
產業研究院智能制造產業規劃精品案例
 
1、廣東河源江東新區大數據產業園規劃項目
 
擬在江東新區內部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為核心的園中園,規劃打造“2+2” 產業格局,建設南山區兩中心(河源大數據中心、云計算中心),兩基地(大數據服務基地、大數據應用制造基地)。
 
 
2、清遠高新區——清新智能制造產業園
 
清新智能制造產業園主要打造汽車零部件、大數據、裝備制造和大健康四大產業,通過“智能制造”實現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園區以“土地集約化”為出發點,內部建筑以智能工廠、研發辦公大樓和部分生產配套為主,相關生活、商業和產業配套外部化,使園區產業與城市建設實現深度融合。
 
 
3、蘭州市西固區未來科技新城產業規劃
 
項目地位于蘭州市西固區,占地面積6500畝,是蘭州市副中心區,交通便利,區位條件優越。項目地周邊環繞大量科研院所以及本科學院,是蘭州科研資源集聚高地。項目通過匯聚國內外智慧產業領航者,形成西北智慧產業智源。延伸科教科創產業鏈的方式,將項目地打造為生態型未來城市示范區。
 
 
4、江蘇東部云谷智能智造園區項目
 
本項目將通過“先簽約,再建設”的模式,主要建設智能智造工廠、總部辦公、展示交易、倉儲物流和綜合配套五大功能區及配套設施,整合資源,實現3D打印/數控集裝/智能硬件(主要是智能家居產品)等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完整智慧產業鏈,將智能智造園區建成為一個集“展示、智造、交易、辦公、生活”為一體的園區,逐漸建設成為全球智慧產業創業者及生產者首選的智能智造生產基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xxxx18免费观看视频| 热の无码热の有码热の综合|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成人网站传媒 | 无遮挡啪啪摇乳动态图gif| 成人h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乱国产乱老熟300部视频| 波多野42部无码喷潮| 丰满熟女高潮毛茸茸欧洲| 久久tv中文字幕首页|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免| 山东熟女啪啪哦哦叫| 野外做受又硬又粗又大视幕|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av午夜精品无码专区| 无遮挡午夜男女xx00动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交换| 中国老太丰满毛耸耸| 国产女人水真多18毛片18精品|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 国产精品美女www爽爽爽视频| 色一情一区二| 我的公把我弄高潮了视频| 亚洲成av人影院|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有限在线| 刺激videoschina偷拍|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国产+高潮+白浆+无码| 成 人 色综合 综合网站| 国产精品自产拍高潮在线观看 |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丰满多毛的大隂户毛茸茸|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国模小黎自慰337p人体|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 玩弄人妻少妇500系列网址|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