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 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 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 創新型產業集群
- 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
- 國家高新區
- 創新型城市
-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 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 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 國家農高區
- 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
- 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 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
- 國家生態工業園
2022年建設100個!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籌備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3-07 點擊:次
建設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強化綠色導向、標準引領和質量安全監管,建設農業現代化示范區,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和政府工作報告都對示范區建設作出部署。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我部將會同相關部門,組織開展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
在建設目標上,“十四五”時期,以縣為單位創建500個左右農業現代化示范區,2021年首批建設100個。
在建設布局上,統籌考慮區域差異、發展水平等因素,分區分類建設示范區。
在東北平原、黃淮海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等糧食主產區,創建一批以糧食產業為重點的示范區。
在南方丘陵山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地區,創建一批以優勢特色產業為重點的示范區。在大中城市郊區和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創建一批以都市農業和智慧農業為重點的示范區。
在西北及長城沿線區、青藏高原等生態脆弱地區,創建一批以高效旱作農業為重點的示范區。
在脫貧地區,創建一批以“小而精”特色產業為重點的示范區。
在建設任務上,推進農業設施化、園區化、融合化、綠色化、數字化,打造一批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標桿,探索差異化、特色化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模式。
早在2010年,我國已進行了10年的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建設,農業農村部在全國認定了283個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到目前為止,一半以上的示范區基本實現了農業現代化,打造了一批類型豐富、路徑明確、帶動效果突出的農業現代化先行示范樣板。
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與新提出的現代農業示范區在名稱和內涵上十分接近。我們有理由相信,現代農業示范區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背景下,針對“十四五”時期農業農村面臨的新使命、新格局、新內涵,對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項目的重新定義。
中央、農業農村部文件作出部署
202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要“強化綠色導向、標準引領和質量安全監管,建設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2021年1月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要“把農業現代化示范區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圍繞提高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現代化水平,建立指標體系,加強資源整合、政策集成,以縣(市、區)為單位開展創建,到2025年創建500個左右示范區,形成梯次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格局”。
2021年3月1日,《農業農村部關于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2021年農業農村重點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農發〔2021〕1號)提出“把農業現代化示范區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圍繞提高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現代化水平,制定評價指標體系,由各省對涉農縣逐縣開展評估,確定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時間表,補短板、強弱項,梯次推進。加強資源整合、政策集成,以縣為單位創建農業現代化示范區,首批創建100個左右”。
涉農項目向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傾斜
截止到目前,雖然具體的申報文件沒有下發,但農業農村部今年下發的涉農項目中,已經開始體現出向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傾斜的趨勢,例舉如下:
1、《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共建工作的通知》(農辦科﹝2021﹞10號)提出:“縣域內有農業現代化示范區、農業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國家或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暨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區、農業產業強鎮、科技支撐典型示范村鎮、國有農墾場等園區或省級以上示范基地的,優先推薦”。
2、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國家鄉村振興局綜合司關于印發《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2021年)》的通知(農辦計財〔2021〕15號)提出:“圍繞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農業綠色發展試點先行區為核心……建立社會資本投資指導服務機構,發揮園區平臺的信息匯集、投資對接作用,增強各類園區對社會資本的引導和聚集功能,不斷提升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
3、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農辦規〔2021〕1號)提出:“重點區域先行示范促動,在農業現代化示范區、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縣,以及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等,全域推行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打造一批示范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