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關于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秦皇島關于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0-12-08 點擊:次
中共秦皇島市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二○二○年十一月三十日中國共產黨秦皇島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5年,也是新時代全面建設現代化國際化沿海強市、美麗港城的關鍵5年。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九屆十一次全會精神,科學制定秦皇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一、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形勢和任務
1.“十三五”時期秦皇島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三五”時期是我市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5年。在黨中央、省委的正確領導下,面對外部發展復雜環境、各種困難矛盾疊加、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等嚴峻考驗,市委團結帶領全市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把握機遇中篤定前行,在攻堅克難中拼搏競進,奮力實現“三個圓滿收官”,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一是綜合經濟實力穩步提升。經濟總量在全省設區市排名前進3個位次,全部工業增加值占全省比重提高1個百分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統計監測體系綜合評價指數處于全省第一方陣。二是去產能調結構促轉型成效顯著。提前超額完成“十三五”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任務,“散亂污”企業基本出清,高耗能行業單位產品能耗達到國家標準,工業質量效益位居全省前列,產業結構持續優化,“532”市域主導產業和6大縣域特色產業體系初具規模,成為京津冀區域首個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三是“三大攻堅戰”有力有效。青龍滿族自治縣成功脫貧摘帽,全市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污染防治效果明顯,PM2.5濃度預計降至35微克/立方米左右,環境空氣質量基本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消除重點河流劣Ⅴ類水體和城市黑臭水體,近岸海域全部達到I類海水水質,主要入海河流達到水功能區要求,新增營造林面積236萬畝,森林覆蓋率即將達到60%,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各領域風險得到有效防范化解,守住了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四是改革開放創新提質增效。“放管服”等重點領域改革取得重要進展,48項國家和省級改革試點加快推進。創新招商引資機制,搭建項目投資平臺,中國康養產業發展論壇、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創新大會等重大活動成果豐碩,實際利用外資較“十二五”期間增長51%左右。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京能熱電、北醫三院等一批重大項目落戶我市。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獲批成立,出口加工區整合優化為綜合保稅區,秦皇島開發區躋身國家級經開區30強??萍紕撔履芰θ嫣嵘?,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持續居全省首位。五是城鄉融合發展加快推進。一系列重大交通工程建成投用,全市人均道路面積和路網密度位居全國同等城市前列。一大批交通堵點、斷點成為歷史,形成貫通東西、連接南北的便捷交通網,獲評全省最暢通城市稱號。389個老舊小區、25個城中村改造高質量完成,房地產遺留問題基本清零,群眾居住品質躍上新臺階。大力改造提升街區景觀,全覆蓋的“機掃+濕掃”讓人居環境更加整潔,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技術評估,干凈、綠色、順暢的城市魅力彰顯。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2%左右。農業產業化經營率保持全省領先,農村實現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全覆蓋和污水有效管控。六是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堅持每年辦好一批民生實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到84.2%。城鎮新增就業累計28.36萬人,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水平位居全省第二位?;踞t療和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全覆蓋,公共體育場館建設超過國家全民健身推進標準。各類教育普及程度明顯提高,人民健康和醫療水平大幅提升,我市在“中國地級市民生發展100強”中排名由68位躍升至25位。七是社會治理能力全面增強。信訪工作實現“七個下降”,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效顯著,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取得新進展,人民群眾安全感位居全省前列,平安秦皇島、法治秦皇島建設開創新局面,連續第7次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社會文明程度、城市美譽度、綜合競爭力、干部精氣神、群眾獲得感大幅提升。特別是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全市上下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加速恢復增長態勢。經過艱苦不懈努力,“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這在秦皇島發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
2.“十四五”時期秦皇島仍處于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從國際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各國走向開放、走向合作的大勢沒有改變。從國內看,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為秦皇島加快發展提供了政策機遇;疫情催生出一批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加速重構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為秦皇島轉型升級創造了產業機遇。從全省看,京津冀協同發展向縱深推進,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設沿海經濟帶,支持秦皇島港打造一流國際旅游港和現代綜合貿易港,為秦皇島發展帶來眾多“機會窗口”,催動政策、項目、資金等要素向秦皇島匯集。從我市看,“十三五”時期,“散亂污”企業得到有效整治,工業企業基本實現達標排放,重點行業企業達到超低排放標準,生態環境治理水平穩步提升,我市正在跨越產業發展的瓶頸期和結構調整的陣痛期,產業高質量發展駛入“快車道”;連通京津、暢通全國的立體交通網絡不斷織密,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比較優勢大幅提升;政治生態凈化優化,干部隊伍擔當實干,全社會創新創業氛圍日益濃厚,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不斷增強。但也要看到,我市經濟總量不大、產業支撐不足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變;發展質量不高,新舊動能轉換任務仍然艱巨;改革開放力度不夠,市場國際化水平不高;縣域經濟實力偏弱,特色產業集聚集約集中水平還需提升;資源環境管控約束壓力加大,民生改善還有不少問題和短板。全市上下要明大勢、識大局,牢牢把握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全面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以更深層次改革破解難題,以更高水平開放激發活力,奮力推動新時代新階段秦皇島發展實現新突破。
3.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根據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九屆十一次全會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要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努力把秦皇島打造成環境優美、產業繁榮、文明健康、安全舒適的一流國際旅游城市,全面建設現代化國際化沿海強市、美麗港城?,F代化就是秦皇島與全國、全省同步實現現代化;國際化就是城市發展全面與國際接軌,推動更寬領域更高水平國際合作交流,形成高度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制度體系;沿海強市就是強在經濟實力、強在機制活力、強在創新動力、強在核心競爭力;美麗港城就是美在生態環境、美在城鄉面貌、美在社會文明、美在幸福生活。
展望2035年,秦皇島要達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的要求,基本建成現代化國際化沿海強市、美麗港城。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一流國際旅游港和現代綜合貿易港建設取得重要突破;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增強,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躍上新臺階,躋身創新型城市行列;現代化建設全面推進,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市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成更高水平的法治秦皇島、平安秦皇島;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建成文化強市、教育強市、人才強市、體育強市、健康秦皇島,市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大成效,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全面深化改革和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形成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國際化和知名度及影響力明顯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扛起秦皇島擔當。
二、“十四五”時期我市發展的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4.“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認真落實省委九屆十一次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講政治、勇擔當、抓落實、促發展”工作導向,加快優化經濟結構和提質增效,以實體經濟為著力點,加快發展城市經濟、縣域經濟和民營經濟,培育發展數字經濟和海洋經濟,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強化基層基礎建設,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努力打造環境優美、產業繁榮、文明健康、安全舒適的一流國際旅游城市,開啟新時代全面建設現代化國際化沿海強市、美麗港城新征程。
邁向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需要持續豐富拓展發展思路,堅持以改革為動力,以開放為引領,以產業為基礎,以人才為支撐,以民生為根本,堅定走生態優先、創新驅動、統籌協調的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之路。走好這條新路,就要堅持以改革為動力,著力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陳舊觀念、慣性思維和體制機制障礙,不斷打造新動能;堅持以開放為引領,打開大門搞建設,主動作為、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更高水平開放促進發展;以產業為基礎,更高效率集聚先進生產要素,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產業體系;以人才為支撐,在引進、培養、使用和服務人才上求突破,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以民生為根本,一切工作為了人民,在改善民生中贏得民心、匯聚民力。走好這條新路,就要把生態作為秦皇島發展的最亮底色,堅持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讓秦皇島大地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藍天永駐;把創新作為秦皇島發展的最大法寶,加快形成以創新為引領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讓創新貫穿秦皇島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成為秦皇島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最鮮明的特征;把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核心要義,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全面提升市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5.“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堅決執行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提供根本保證。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持之以恒關注民生、扎實有力保障民生、堅持不懈改善民生,持續加大民生投入、辦好民生實事,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發展人民民主,促進社會公平,推進全面依法治市,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堅持新發展理念。始終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推動思想再解放、觀念再更新,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加快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創新發展動能,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定不移把改革作為推動發展的關鍵一招,把開放作為制勝未來的必由之路,以深化改革激發新發展活力,以高水平開放提升發展競爭力,破除影響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體制機制障礙,奮力走出一條具有時代特征、秦皇島特色的市域治理現代化路子。
——堅持系統觀念。把筑牢首都政治“護城河”的秦皇島防線作為政治之責、為政之要,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發揮各方面積極性,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注重健全完善長效機制,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堅持精準高效抓落實。把抓落實作為開展工作的主要方式,干字當頭,實字打底,強化當仁不讓、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各項工作精準定位、精準發力,注重長效機制建設,強化基層基礎建設,選準突破口,打好攻堅戰,以“馬上辦”的作風、“釘釘子”的精神,精準高效抓落實,推進各項工作增比進位,打造亮點品牌,創出一流業績。
6.“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經濟發展實現新躍升。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經濟結構更加優化,創新能力明顯提高,農業基礎更加穩固,高新技術、裝備制造、臨港物流、文體旅游等產業的支柱作用更加突出,實體經濟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和海洋經濟加快成長,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綜合經濟實力和各級政府財力顯著提高。
——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更加健全,公平競爭制度更加完善,高標準市場體系基本建成,營商環境達到國內一流水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綜合保稅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開發區能級大幅提升,加快建成河北沿海經濟帶的開放新高地。
——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市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明顯提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完善,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活力迸發。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步。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優化,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山水林田湖海系統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城鄉人居環境更加優美,生態環境質量處于京津冀城市群前列。
——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全民受教育程度、人民體質和健康水平明顯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高,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脫貧攻堅和防貧幫扶成果鞏固拓展,鄉村振興全面推進,更好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市域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精細化水平有新提高,國際化水平有新突破,港產城深度融合,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依法治市邁出堅實步伐,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彰顯,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健全,基層基礎更加穩固,旅游旺季服務保障水平持續提升,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能力和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明顯增強,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和安全發展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拱衛首都安全的秦皇島防線更加牢固可靠。
三、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建設體現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要求、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和先進制造業及現代服務業上,建設產業強市、質量強市、網絡強市和數字秦皇島,推動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7.持續擴大投資和消費。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供需協同發力、經濟良性循環。鞏固提高重點產業、重點企業在國內國際市場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中的優勢地位。實施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工程,推動內需和外需、進口和出口、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協調發展。深入實施重大項目支撐帶動戰略,加快推進一批強基礎、增功能、利長遠的重大項目建設。積極擴大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統籌推進基礎設施、農業農村、生態環保、公共衛生、防災減災、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投資,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領域。著力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積極打造消費新模式新業態。放寬服務消費領域市場準入,推進服務消費提質擴容。加快城市經濟發展,推動傳統商圈改造升級,打造一批特色風貌街區和“夜經濟”街區。促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完善互聯網+消費生態體系,發展無接觸交易服務。培育發展網紅經濟新業態,推動直播產業創新資源要素在秦皇島集聚,建設直播產業園區和基地。健全消費領域信用體系,實施秦皇島知名品牌培育宣介行動和放心消費工程,加快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建設,積極創建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擴大電商、快遞進農村覆蓋面,提升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效率,開拓城鄉消費市場。統籌推進現代化流通體系建設,完善軟硬件建設和網絡設施,發展壯大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流通企業,打造京津冀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
8.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持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推動裝備制造、食品加工、金屬壓延、文體旅游、臨港物流等傳統優勢產業改造提升,大力發展生命健康、信息智能、綠色建筑及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高端軟件、創意設計等未來高潛產業,積極培育新經濟新業態,構建具有秦皇島特色的“532”現代產業體系。突出制造業的基礎支撐和核心地位,建立重點產業集群及產業鏈“鏈長制”,推動裝備制造、食品加工、信息智能等重點制造業鏈式聚集、高端高新,打造中國北方重要的重型裝備基地、糧油食品加工基地、輕量化鋁合金汽車零部件制造基地、醫療器械和康復輔具基地、國內最大的消防安防電子生產基地,為建設制造強市提供產業支撐。實施規?;夯l展三年行動計劃,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力促終端產品化,打造更多工業單項冠軍,加快培育百億千億級產業集群。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促進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變革。制定生命健康產業發展規劃,加快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發展。堅持以康帶養、以養促康、康養結合,推動醫療康養和康復輔具產業迅速成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臨港物流、工業設計、商務咨詢、金融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養老、育幼、家政、物業等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深入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和5G技術,加快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強化供應鏈安全管理,分行業精準施策,完善全鏈條供應體系。健全我市與央企和國內民企500強常態化協調對接機制,強化要素支撐,優化產業鏈供應鏈發展環境。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統籌標準、質量、品牌、信譽聯動建設。
9.完善創新創業生態。實施科教強市行動,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優化整合科技資源力量,推進科研院所和高等院??蒲辛α績灮渲煤唾Y源共享,規劃建設一批高質量協同創新平臺,瞄準科技前沿、產業發展、市場需求,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項目。完善鼓勵企業技術創新政策,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實現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產業創新、組織管理創新。發揮企業家在創新中的關鍵作用,支持行業龍頭企業、優勢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研發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大力發展實驗室經濟。建立創新型企業梯度培育機制,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雙提升行動,支持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為創新重要發源地。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建立健全科技創新綜合服務體系,推動科技政策與產業、財政、金融等政策有機銜接。改進科技項目組織管理模式,實行“揭榜掛帥”制度,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使用權,推動項目、基地、資金、人才一體化配置。加快科技管理職能轉變,建立財政科研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支持企業擴大研發投入,提高全社會研發支出占生產總值比重。構建軍民科技協同創新體系,支持軍民兩用關鍵技術產品研發和創新成果雙向轉化應用。建立市縣聯動機制,開展創新型城市創建活動,實施縣域科技創新躍升行動。完善企事業單位人才流動機制,暢通人才跨所有制流動渠道。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
10.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堅持平等準入、公正監管、開放有序、誠信守法,實施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行動,形成高效規范、公平競爭的統一市場。健全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和市場主體退出機制,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司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建設知識產權強市。全面推進重要產品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完善打擊假冒偽劣商品長效機制。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進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場運行和監管機制,完善要素交易規則和服務體系。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建立健全經濟治理基礎數據庫,強化經濟監測預警能力。
11.推動基礎設施協同高效建設。建立多元化投資機制,加大“兩新一重”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重點抓好新型網絡、數據智能、應用智慧、網絡安全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發展數字經濟關鍵生產要素的支撐作用。完善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積極推進環渤海城際鐵路秦皇島段、承秦鐵路建設前期工作,加快遷青鐵路、秦唐高速公路、秦皇島港東港區集裝箱和通用碼頭、山海關港綜合開發等重大項目建設,提升空港、陸港、海港功能,推進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和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建設。完善能源供應保障體系,調整能源消費結構,加快清潔能源設施建設,完善油氣管網,推進智能安全電網建設。強化智慧城管服務平臺建設,加強城市供水、燃氣、供熱和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快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推動城鄉基礎設施統籌布局、統一規劃、同步實施,逐步構建城鄉快捷高效的交通網、市政網、信息網、服務網。建立覆蓋基礎設施全生命周期的精細化管理、人性化服務和專業化監管機制,打造與一流國際旅游城市相適應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四、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動力和活力
堅定不移推進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高水平開放格局。
12.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完善經濟調節機制,健全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統籌協調和督導評估機制,提高經濟治理能力。實施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一企一策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盤活國有存量資產,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和市場化經營機制。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強化績效管理。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體制機制。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
13.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創新政府管理和服務方式,全面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制度,加強重大政策事前評估和事后評價。深化“放管服”改革,實施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分類推進審批制度改革,實施審批流程深度再造,深化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改進政府監管模式,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對新產業新業態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抓好市縣鄉村一體化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擴大政務公開,實現“一網通辦”。加快政務信息化建設,推動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和開發應用,建立健全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和社會治理機制。深化市場化改革,在關鍵性基礎性改革上突破創新,加快完善企業經濟環境、法治環境、社會環境。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措施,清理規范涉企收費,降低企業綜合成本。全面落實放寬民營企業市場準入的政策,系統排查、清理各類顯性和隱性壁壘。注重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精準性,引導市場預期和信心保持穩定。完善促進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的政策體系,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建立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完善領導包聯幫扶機制,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支持企業家以恒心辦恒業。建立健全營商環境評價的常態化機制,發展一流營商環境生產力。
14.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為“牛鼻子”,抓好秦皇島開發區(中關村海淀園秦皇島分園)、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秦皇島港口轉型發展示范區等承接平臺建設,提高承接承載能力,積極承接教育、醫療、文化、科研等優勢資源疏解,優化升級郵輪游艇、高端商貿、保(免)稅購物等高端業態,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開辟和增加國際航線、班輪、班列,全力拓展陸海聯運大通道。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鋼鐵、建材等優勢產能和裝備“走出去”,在海外建設生產基地和產業園區,打造全省“走出去”標桿企業。積極對接和服務雄安新區建設,實施雄安綠博園秦皇島園建設項目。促進港產城深度融合轉型發展,在河北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找準定位、抓住先機。
15.加大招商引資和開放平臺建設。持續優化招商機制,選優配強招商隊伍,圍繞強鏈、補鏈、延鏈開展精準招商。創新招商方式,建立招商引資項目預審評估、簽約項目跟蹤落地和動態管理機制,嚴格考核獎懲,構建辦好大活動、聯系大企業、引進大項目、落地大見效的招商引資新體系。搶抓非信息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機遇,聚焦國際、國內500強企業和行業領軍、隱形冠軍企業,聚焦京津地區、長三角、珠三角等優勢區域,瞄準生命健康、高端制造、現代物流、數字經濟等重點產業,謀劃盯引一批產業鏈基礎性引擎性項目。完善口岸服務功能,提升口岸開放水平。全力推進北戴河機場航空口岸正式對外開放。推動自由貿易試驗區政策向綜合保稅區延伸,提升綜合保稅區發展能級。深化開發區管理體制、人事薪酬制度等改革,推進建設運營模式創新,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和激勵約束機制,提高開發區產業水平、投資強度、畝均效益。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優化企業布局,堅決淘汰關停一批、搬遷入園進區一批、就地改造提升一批、做大做優做強一批。優化開發區形態布局,推進開發區擴區和整合優化發展,建設智慧智能園區,拓展發展空間。推動秦皇島開發區建設現代產業新城,推動北戴河新區、其他省級開發區建成沿海經濟帶新的增長點。
16.推動對外經貿合作多元化。實施外貿綜合實力提升工程,拓寬利用外資領域,支持現有外資骨干企業做大做強。優化出口質量結構和國際市場布局,聚焦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產業發力,逐步形成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國際競爭新優勢,提高秦皇島品牌的國際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發展近遠洋外貿航線,拓展集裝箱業務,開拓多元化市場,鞏固歐美、日韓等傳統市場,提高對俄羅斯、南非、巴西等金磚國家出口份額,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新興市場。積極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全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城市建設,推動網購保稅進口業務發展。積極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幫助企業紓困發展。以國際產能合作和高端要素并購為重點,用好合作機制,搭建合作平臺,注重風險防控。辦好中國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創新大會、中國康養產業發展論壇等重大商務活動。
五、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17.加快現代農業發展。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米袋子”“菜籃子”負責制,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行動,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安全。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提高產業集中度、土地流轉率和農業科技貢獻率,提高農產品質量和農業全鏈條發展能力。健全動植物疫病防控和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打造環京津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基地。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構建種養結合的生態循環發展模式。強化現代技術和裝備支撐,提高良種化水平,促進農業全產業鏈智慧升級。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多形式開展產銷農超對接,叫響“秦”字號農產品品牌。深化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和休閑農業示范區,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18.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統籌村莊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風貌,做到聚集提升一批、城郊融合一批、特色保護一批。抓好“四好農村路”建設,完善水、電、路、氣、通信和物流等基礎設施。探索建立解決農村相對貧困人口住房安全問題的長效機制,提升農房建設質量。因地制宜推進農村改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建設高素質農業科技人才隊伍,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19.深化農村改革。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政策。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積極穩妥實施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認定機制。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實現形式。保障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鼓勵依法自愿有償轉讓。加快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創新農村金融服務,發展農村商業保險。
20.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建設常態運行的防貧監測和貧困幫扶機制,深化產業、就業造血扶持,落實政策保障、防貧保險、社會救助基金保障。保持財政投入總體穩定,在資金、項目、政策等方面繼續予以傾斜,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工作。健全解決相對貧困問題長效機制,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和救助制度。繼續發揮對口支援、定點幫扶和社會力量幫扶作用。
六、加大美麗港城建設力度,保護和擦亮秦皇島生態品牌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推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21.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大氣污染區域治理、水污染流域治理、土壤污染屬地治理,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積極穩妥推進冬季清潔安全取暖,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推動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及無組織排放治理,加強車油路船統籌,開展綠色港口專項治理,加大揚塵治理力度。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灣長制,抓好入海河流、北戴河近岸海域綜合治理,深化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強化污染減排,實施水系連通工程,推動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三水共治”。深入開展“藍色海灣”整治,建立岸線沙灘市場化保護和責任管控機制,創建灣長制示范城市。加快土壤修復治理,健全土壤環境監測、評估、預防和執法體系。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加強白色污染治理。加強生活垃圾和危險廢物、醫療廢物收集處理,大力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嚴肅查處破壞生態環境案件。
22.深入實施重點生態工程。堅持山水林田湖海系統治理,完善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制度,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構建“一屏一帶多廊”生態安全格局。加大海岸線、沿海林地保護力度,嚴厲打擊非法侵占和破壞海岸線生態資源行為。推進礦山修復治理,抓好露天礦山污染綜合整治。加快推進柳江盆地地質遺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持續開展國土綠化行動,重點實施沿海防護林和三北防護林工程,持續提高森林質量,確保森林覆蓋率保持在60%以上,推進森林城市創建工作向更高標準、更高質量發展。深化林業監管體制改革,全面推行林長制。加大濕地建設和保護力度,修復重要濱海濕地自然結構和自然功能。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和外來物種管控,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維護生態平衡,做好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秦皇島段申遺工作。積極開展生態文明創建示范活動,爭創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市(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23.強化資源高效利用。加強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嚴守“三線一單”。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加強自然資源調查評價監測和確權登記,健全資源有償使用機制,完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推進資源總量管理、科學配置、全面節約、循環利用。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提高海洋資源、礦產資源開發保護水平。落實占補平衡、占優補優政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廢舊資源回收和循環利用體系。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支持綠色技術創新,開展重點行業和領域綠色化改造,創建國家綠色節能建筑示范區,推進低碳城市規劃建設。開展綠色生活創建行動,推行綠色消費。建立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與治理機制,完善績效考核與責任追究機制。建設多元共治的環境治理體系,形成權責分明、共治共享的生態治理格局。完善企業環境信息公開制度,建立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和違法排污黑名單制度。落實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實現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全覆蓋。
七、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
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入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以繡花功夫規劃建設管理城市,建設現代宜居的高品質生活城市。
24.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完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成果,構建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推動總體規劃與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有機銜接,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區、農產品主產區、生態功能區三大空間布局,構建山海相間、組團支撐、彰顯特色的一流國際旅游城市規劃體系。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優化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生產力和公共資源布局,有序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發展、城鎮化建設。加強重點區域規劃管控和排查整改。牢牢守住資源消耗上線、環境質量底線、耕地和生態保護紅線,支持城鎮高效率聚集產業和人口。加強對山系、水系、綠系的保護和合理利用。完善規劃制度政策體系,強化規劃監督實施,嚴格審批和監管,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
25.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加快空間治理現代化,強化三大板塊聯動發展。北部山林生態涵養板塊,以青龍滿族自治縣為主,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設置產業負面清單,打造生態引領示范區;中部平原城鄉協調板塊,包括昌黎縣、盧龍縣等平原地區,重點促進城鄉融合、產業融合發展,保護基本農田,提高主導產業集聚能力和建設水平,打造產業強市支撐區;東南部沿海優化統籌板塊,包括海港區、山海關區、北戴河區、撫寧區等城區和秦皇島開發區、北戴河新區以及海域部分,堅持陸海統籌發展,優化空間和產業布局,承接首都特色功能疏解,實施高水平集中適度開發,打造全省藍色經濟先行區和環渤海高質量發展新高地。做大做強中心城市,打造發展創新平臺和新增長極。全面優化縣域經濟布局,壯大縣域特色產業集群。
26.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完善城市重點規劃,加強城市設計,建好城市標志性地段、景觀、建筑,打造“城市客廳”和優美天際線,塑造濱海風情、時代風尚、長城風韻和諧一體的城市風貌。拓展城市發展空間,穩步推進西港片區和北部新城規劃建設。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大老舊小區、城中村改造和社區建設力度,完成城市區80年代老舊片區改造,完善市政基礎配套設施,加快海綿城市建設,增強城市安全韌性。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抓好新型智慧城市分級分類建設,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有序調控房地產投資,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持續開展城市綠化美化亮化凈化專項整治,深入落實片長制、路長制,開展星級公園、美麗街區、精品街道等創建工作。全面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推動縣城擴容提質,統籌新城建設與老城改造,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因地制宜推進縣城智慧化改造。規劃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特色小鎮,推動農民就近生活、就地就業。深化戶籍制度改革,落實財政轉移支付和城鎮新增建設用地規模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政策,統籌職住平衡,大幅提高城鎮化率。
27.促進港產城融合發展。堅持以城定港、港產城融合,優化港口功能布局,實施港口轉型升級工程,加快推進秦皇島港建設一流國際旅游港和現代綜合貿易港。大力發展高端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綠色開放的一流國際旅游城市的中央功能區。積極發展集裝箱綜合中轉業務、跨境大宗商品進出口綜合貿易、本地大宗散貨業務等轉型支柱產業,打造國家糧食集疏運重要港口,爭取冰鮮水產品、肉類、藥品等進境指定口岸資質,謀劃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打造綠色生態和智慧型港口,建設環渤海重要保稅港區。拓展港口輻射腹地,積極發展國際海鐵聯運集裝箱班列業務,推動公鐵水空聯運無縫銜接,提升秦皇島港服務“一帶一路”及內陸更深遠腹地的能力。建設海洋生態文明,打造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城市,積極培育新興海洋產業,著力建設帶動力強的海洋優勢產業集群,打造以海洋科研、海洋設計、海洋交通運輸、海洋文化旅游和資源綜合利用、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為重點的全國現代海洋產業基地。
八、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繁榮發展的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用文化凝聚思想共識、引領社會風尚,打造城市文明典范,擔當起新時代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新使命。
28.加強意識形態工作。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強化陣地建設和管理。深化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教育,堅持黨委(黨組)會議第一議題學習和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健全干部理論培訓常態長效機制,扎實做好“六進”和學校“三進”工作,建設用好“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常態化制度化。強化秦皇島新型智庫建設。健全輿情風險預警研判和突發事件輿論引導機制。扎實做好宗教領域意識形態工作。完善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增強網絡治理能力。
29.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常態化制度化。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抓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建好用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強化網絡文明建設,發展積極健康網絡文化。開展以勞動創造幸福為主題的宣傳教育,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常態推選身邊“好人”和“最美”,培養一批愛祖國、有擔當、堪大任的時代新人。健全志愿者服務體系,打造“志愿之城”。建設誠信文化,完善覆蓋全社會的征信體系,打造誠信秦皇島。倡導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30.提升城鄉文化品質。提升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質量,優化城鄉文化資源配置,完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網絡,推動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主體和供給方式多樣化。推進秦皇島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科技館、文圖兩館總分館建設,完善各級各類文化機構服務標準。抓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全民閱讀等文化惠民工程。辦好品牌節慶文化活動和文化賽事,推出一批具有燕山底蘊、長城風骨、大海氣魄的文藝精品。推動媒體深度融合,支持市級主流媒體改革發展,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講好秦皇島故事,傳播秦皇島聲音。深化體育改革,舉辦重大賽事活動,培育打造賽事品牌,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全國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
31.發展更具競爭力的文化旅游產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發展壯大各類文化市場主體,合理布局和規劃建設一批文化產業園區。積極推進長城(秦皇島段)國家文化公園、長城文化產業園建設。加強文物保護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地域特色文化保護,強化對外文化交流,提升秦皇島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大力發展全域旅游,推進景區產品提升與改造升級,實施精心旅游服務、精致旅游管理、精準旅游營銷,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提升園博園運營水平。加快創意設計、演藝娛樂、鄉村旅游等重點行業發展,拓展長城文化體驗、濱海旅游度假、生命健康旅游、休閑康養游憩、文旅融合、體旅融合、親子研學等業態,著力打造一批四季皆游的高等級旅游景區和旅游度假區,推進智慧文旅,促進文化、旅游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推動旅游產業由傳統觀光型向休閑度假型轉變,打響一流國際旅游名城品牌。
九、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打造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幸福家園
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滾動實施民生實事,扎實推動共同富裕,讓全市人民過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32.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堅持多勞多得,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各類生產要素由市場決定報酬機制,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工資性、財產性和經營性收入。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再分配調節力度和精準性,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健全公務員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事業單位崗位績效工資制度,健全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工資集體協商和企業薪酬調查制度,健全農民工工資支付機制。發展慈善事業。
33.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提升經濟發展就業導向、就業容量和質量。完善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和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更加注重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擴大公益性崗位安置,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勞動關系協調機制、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建設職業技能公共實訓基地,打造覆蓋城鄉、可持續發展的網格化實訓體系。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的保障制度,發展市場化、專業化眾創空間和雙創示范基地,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健全就業需求調查和失業監測預警機制,對就業困難人員實行就業援助和托底安置。
34.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加強校長隊伍建設,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增強學生文明素養、社會責任意識、實踐本領,重視青少年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教育。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全面提高各級各類教育發展水平,優化教育資源布局,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優質均衡發展、普通高中教育多樣化特色發展、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高等教育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完善特殊教育和專門教育保障機制。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構建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促進教育公平。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構建中職高職相互銜接、高職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大力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推動駐秦高校服務城市發展,融入區域創新體系,實現產業鏈、創新鏈和人才培養鏈融合發展。支持燕山大學加快“雙一流”建設,早日建成特色鮮明、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學。支持東北大學悉尼智能科技學院建成知名國際學院。支持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推進市屬本科高校建設邁出新步伐、邁上新臺階。支持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完善終身學習體系,發揮在線教育優勢,建設學習型社會。
35.全面推進健康秦皇島建設。深入落實健康中國·河北行動,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鞏固“四醫聯動”改革成果,健全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全民醫保、藥品供應保障、綜合監管等制度。優化城鄉醫療資源布局,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促進醫療資源整合,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加快推進北醫三院秦皇島醫院等高端??漆t院建設,建設社區“十分鐘就醫圈”。加強縣域醫共體建設,推廣遠程醫療,健全農村、社區等基層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強化全科醫生培訓和村醫隊伍建設,提高鄉村醫生待遇。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加快實現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健全常態化疫情防控機制,完善醫防協同機制,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完成市縣兩級疾控中心達標建設。加快推進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使用改革。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支持中醫康養國際合作基地和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建設。鼓勵社會辦醫。提高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殘疾康復服務質量,推動體醫融合,重視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促進全民養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動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常態化制度化。推動紅十字事業發展。落實國家生育政策,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發展銀發經濟。實施社區和居家養老工程,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深化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加強醫養康養綜合體建設。推進康復輔具社區租賃服務試點工作。
36.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堅持應保盡保原則,健全覆蓋全市、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制度。推進社保轉移接續,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健全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制度。落實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落實異地就醫結算,鼓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做好退役軍人服務管理工作。健全分層分類、城鄉統籌的社會救助體系,做好殘疾人、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工作。
十、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秦皇島
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戰略,把安全發展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深化社會治理改革,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37.加強國家安全體系能力建設。嚴格落實國家安全責任制,建立健全國家安全風險研判、防控協同、防范化解機制。健全國家安全審查和監管制度,加強國家安全執法,鞏固國家安全人民防線。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抓好重點時期及敏感節點安全穩定,嚴防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全面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形成高效聯動的網絡安全指揮協調體系和綜合治理平臺。強化經濟安全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和能力建設,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38.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擺在首位,健全公共安全隱患排查和化解機制。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建設,持續開展危險化學品、礦山、建筑施工、交通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嚴防重特大事故,創新國家安全發展示范城市。提高食品藥品、農產品安全保障水平,強化源頭治理和全過程監管,健全追溯機制。強化生物安全保護。提升洪澇干旱、森林火災、地質災害、地震等自然災害防御工程標準,加快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推進堤防和蓄滯洪區建設。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加強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建設,提高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
39.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構建源頭防控、排查梳理、糾紛化解、應急處置的社會矛盾綜合治理機制,健全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加強信訪工作,突出事要解決,完善領導干部包聯和接訪下訪制度,壓實包聯責任,確保實現“北京不去、河北不聚”。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危機干預機制。健全平安建設領導體制和工作運行機制,堅持專群結合、群防群治,完善現代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高社會治安立體化、法治化、專業化、智能化水平。健全掃黑除惡常態化機制,堅決打擊暴力恐怖、黑惡勢力、新型網絡犯罪,提升破案率,降低犯罪率。加強政法隊伍政治思想作風能力建設。強化人防物防技防,完善“三道防線”建設機制,做好重大活動安保工作。打牢基層基礎,以更高標準做好旅游旺季服務保障等工作。
40.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堅持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融合,建設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抓好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建設,整合資源力量,強化精細管理。鞏固擴大鄉鎮(街道)和基層綜合執法改革成果,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向基層放權賦能。加強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建設,推動網格化管理和網格員隊伍建設,實現多網合一、全域覆蓋。深化智慧平安社區建設和智慧交管建設,加強物業管理和出租屋管理。加快推進“雪亮工程”建設,推動數據共享深度融合,提高基層社會治理智能化精細化水平。
十一、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提供堅強保障
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把黨領導經濟工作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廣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凝聚推動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合力。
41.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體制機制。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創新工作機制和方式方法,提高各級黨委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對縣區工作統籌領導的工作機制,改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激發縣區和部門的執行力和創造活力。嚴格落實民主集中制,健全黨委(黨組)議事決策等工作制度,完善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嚴格請示報告制度,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有效落實。推動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持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落實黨委(黨組)主體責任、黨委(黨組)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紀委監委監督責任和班子成員“一崗雙責”。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加強政治監督和政治巡察,重點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深化常態化政治性警示教育,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42.加強黨的基層基礎建設。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認真開展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強化基層黨建主體責任和黨委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統籌推進各領域基層黨的建設,全面強化各級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認真落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持續深化糾正“四風”和作風紀律專項整治,切實為基層松綁減負。抓好干部人才隊伍建設,強化以發展論英雄、憑實績用干部的鮮明導向,注重在重大斗爭、大戰大考中識別干部,大力選拔忠誠擔當、干凈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注重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做好結構性、專業性干部配備工作,推動各級領導班子結構優化、功能提升。持續開展大規模干部培訓。實行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健全完善聚才、引才、用才機制,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完善港城英才服務卡政策,創新人才工資薪酬、配偶就業、子女就學等保障措施,大力培育引進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產業急需人才和創新團隊,壯大高水平工程師隊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實行股權、期權、分紅等激勵措施,全面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和匯聚力。
43.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加強人大對“一府一委兩院”監督,提高人大履職能力,增強人大整體效能。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加強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建設,提高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水平。落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做好援疆援藏工作。健全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發揮統一戰線凝心聚力的優勢和作用。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持續深化宗教治理。加強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建設,健全聯系廣泛、服務群眾的群團工作體系。
44.全面提升法治建設水平。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制度,著力提高各級黨委依法執政的能力。高水平推進重點領域地方立法。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提升法治政府建設水平。嚴格司法責任制,確保司法公正高效權威。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自覺服從服務國防軍隊建設,落實黨管武裝、黨委議軍制度,完善國防動員體系,做好雙擁共建工作,推進軍民融合發展。
45.完善規劃制定和實施機制。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全面落實本次全會精神,按照本建議確定的指導思想、重要原則、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重大舉措,制定秦皇島市“十四五”規劃綱要和專項規劃,形成定位準確、目標明確、功能互補、統一銜接的規劃體系。健全工作協調和工作協同機制,實施清單臺賬管理,完善公開化晾曬實績、網絡化記實管理、立體化督查督辦“三化一體”督查考核體系,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牽頭誰協調,明確任務,強化責任,建立規劃實施監測評估機制,確保 “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切實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開拓,奮發作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沿海強市、美麗港城,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新征程中譜寫秦皇島時代篇章!